根據國務院和河北省統一部署,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正在石家莊市開展。此次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基礎性工作。此次普查都有哪些內容?普查有什么作用?怎么開展普查?在8月31日上午舉辦的石家莊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讀。
普查什么?
自然災害風險調查與評估
據石家莊市普查辦主任、市應急管理局二級調研員楊衛東介紹,石家莊市在本次普查中主要有七大任務。
查明石家莊市主要自然災害的風險要素及其危險性,開展災害的致災調查與評估,包括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森林火災五大類災害。
獲取房屋建筑、市政設施、交通路網、危化品企業、非煤礦山、公共服務系統等承災體的災害屬性信息和空間信息,開展承災體調查與評估。
收集石家莊市年度歷史災情信息和重大歷史災情信息,開展歷史災害的調查與評估。
開展綜合減災能力的調查與評估,查清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城鄉社區和居民家庭在防災減災、應急救援和災害救助過程中,各種資源和能力的現狀與水平。
開展重點隱患的調查和評估,主要針對自然災害易發多發區的建筑物、重大基礎設施、重要自然資源以及區域減災能力等進行調查與評估。
開展主要自然災害多尺度的風險評估,配合省級編制單災種的風險區劃圖。
在單災種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配合省級編制全市綜合風險區劃圖和綜合防治區劃圖,并提出綜合防治對策。
怎么普查?
深入基層走村入戶調查
據了解,本次普查分三個階段:2021年3月至2021年7月為前期準備階段;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為全面調查階段,主要由各級各部門完成對主要自然災害致災因子、重要承災體、歷史災情和減災能力的全面調查工作,獲取相關調查基礎數據;2022年為風險評估和區劃階段,主要由省級和國家完成。石家莊市普查工作時間段主要集中在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目前,普查前期準備階段安排部署工作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下一步,石家莊市各相關職能部門將根據災種特點和普查任務,組織基層普查員深入到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走村入戶對各種數據進行調查。
有何作用?
提升災害防治能力
此次普查可以摸清主要自然災害的風險底數,在國土空間規劃、重大工程項目選址中有效避讓,而且普查將最終形成綜合防治的建議與措施,這些建議將成為石家莊市實施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的重要依據。
此外,普查涉及政府減災能力的調查,根據這方面的調查結果,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升石家莊市的災害應急處置能力,一旦災害發生,市民群眾可以更快更好地得到政府的救助。
楊衛東表示,普查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防災減災科普宣傳的過程,通過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普查,可以增強參與者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自救互救的技能。
“此次普查中,住建行業主要負責房屋建筑普查工作,通過本次風險普查,可以摸清石家莊市房屋建筑的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地區的房屋建筑抗災能力,提升石家莊市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石家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二級調研員傅永紅介紹。
石家莊市氣象局氣象災害防御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趙彥廠介紹,在這次自然災害風險普查中,氣象部門將承擔暴雨、干旱、臺風、高溫等9種氣象災害的風險普查工作。開展氣象災害風險普查,可以幫助氣象部門更好摸清各類災害性天氣可能致災的風險點、風險區域和致災的閾值,在這個基礎上,推動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業務的發展。
此外,通過普查形成的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圖,可以指導全社會科學設定各個區域基礎設施的氣象災害防御標準,更有利于推進韌性城市、韌性鄉村的建設,從根本上提高抵御各類氣象災害的能力。(記者康義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