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縣在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基礎上,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不斷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著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魏縣2019、2020年連續兩年榮獲省級鄉村振興先進縣,并入選省級數字鄉村試點地區。
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提升了農業產業“含金量”。魏縣鄉村振興漳河示范帶沙口集鄉萬畝桃園碩果累累,鮮桃市場、電商直銷、采摘體驗游等人氣很旺。正在忙著直播帶貨的大斜街村電商服務站站長常同剛說,“現在是電商直銷高峰,每天3000單、近3萬斤鮮桃飛向全國各地。預計可以通過電商銷售鮮桃5萬箱25萬公斤,銷售額200余萬元。”
魏縣是農業大縣,人口106萬,2018年高標準實現脫貧摘帽,成功入列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縣。為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成效,魏縣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工作目標,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持續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通過水、土、田、林、路綜合治理,讓中低產田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目前,魏縣已建成高標準農田2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萬畝,惠及3個鄉鎮12個村,全年可節約水量148萬立方米。
為推動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邁進,魏縣成功引進中化現代農業公司MAP技術服務中心項目,通過技術、產品、人才、金融、數字農業等優勢資源,貫徹“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的理念,所采用的MAP智農系統,即以精準種植為核心的現代農場管理系統,主要包含地塊管理、遙感分析、田間巡查、氣象服務、精準種植、農事管理、設備控制、無人機植保等服務項目,實現了農業數據化、智能化、標準化。
同時,魏縣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創新經營管理機制等舉措,扶持農業園區,培育龍頭企業。按照“做強基礎、做大產業、做深融合、做優雙創、做實聯結”的思路,魏縣堅持把農業園區和龍頭企業培育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關鍵舉措,提升鴨梨、設施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種植規模效益,創新園區、企業與農戶之間利益聯結的科學機制,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
魏縣還依托縣城周邊20萬畝梨園、環城66公里9000余畝生態水系等資源優勢,將美麗鄉村建設與梨文化生態旅游相融合,將縣城周邊東南溫村、后閆莊、前閆莊、北張莊等8個村莊列為梨鄉水城風景片區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村,打造去梨園賞花、進展館觀民俗、到梨農家體驗農家生活等景觀節點,發展鄉村生態游。其中,梨花觀賞旅游已被邯鄲市列為全市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成為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區知名的生態旅游品牌和地方名片。
據了解,魏縣已培育省、市級聯合體6家、農業園區3家,發展特色種植10萬畝,魏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獲評市級科技園區;推廣強筋麥種植3萬畝、籽粒直收型玉米10.3萬畝,發展綠色高產小麥10萬畝,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培育幸福傘、梨興園等涉農商標品牌938個,魏縣鴨梨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魏縣鴨梨區域公用品牌入選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典型案例,魏縣鴨梨創新創業園區榮評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園區。漳河鄉村振興示范帶拆舊復墾土地4000余畝、建成1500畝示范農場。引黃調蓄水庫項目通過省級用地審批,全域水網西南片區開工建設并通水。152個城鄉道路交口實現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及文化渲染“五化”提升。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建成省、市美麗鄉村23個,“一圖一碼一冊”廁所改造經驗全省推廣,被評為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通訊員王德峰 董小燕 胡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