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平山縣西柏坡舉行“紅色傳承慶豐收”系列活動。活動現場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平山當地群眾通過平山吹歌、北冶抬皇杠等非遺文化展演歡慶節日的到來,表達了廣大農民的豐收喜悅之情。
“平山吹歌在去年入選了石家莊市第八批市級非遺名錄,是以嗩吶為主,用鳴鑼、吹笙等為輔的一種樂器表演。”平山吹歌非遺傳承人尤超超對記者說,“今天是中國農民豐收節,我們來到這里用歡快的演出慶祝豐收。”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平山縣種糧大戶朱書明早早來到了活動現場,和大家一起歡慶豐收。“國家對我們農民的優惠政策是越來越好,種地也越來越有干勁了。今年,我們寶豐家庭農場種了200多畝玉米,現在也到了收獲的時候。玉米穗大粒飽,又是一個豐收年。”談到今年的糧食產量,朱書明笑得合不攏嘴。今年,他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村里400多畝土地,除了種植玉米、小麥外,還種了100多畝谷子,也馬上要迎來豐收。
平山縣是西柏坡精神的發源地、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近年來,該縣密切聯系實際,緊緊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優勢和山區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和特色農業,把農業與旅游采摘產業進行融合,不斷拓寬鄉親們的增收渠道。在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的基礎上,該縣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特色林果、設施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現代畜牧業、生態休閑農業等主導產業發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了解,平山縣糧食生產以小麥、玉米、豆類、薯類、谷子為主,種植面積34.6萬畝,預計今年糧食總產量2.37億斤,有望實現“十八連豐”。全縣特色農產品包括核桃、花椒、蘋果、中藥材、食用菌、設施蔬菜、綠色小雜糧等種植規模發展到60萬畝,擁有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平山綿核桃”“平山蘋果”“平山黃芩”“平山連翹”“平山黑木耳”均喜獲豐收。
據平山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樊沖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平山縣高標準編制了“十四五”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和“十四五”鄉村振興規劃,隨著規劃的落地實施,平山農業的明天會更加美好。(記者 李暢 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