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秦皇島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顯著。截至9月底,全市11個國省考斷面達到Ⅲ類及以上的8個,水質優良比例81.8%。3個地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在完成3個地級、5個縣級水源地基礎上,加快推進2個“千噸萬人”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工作;充分利用網格化工作體系,開展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安全隱患排查,對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確責任人、規定完成時限;加強隔離防護工程運行管理,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基礎調查與評估;篩查風險源,編制完成地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應急預案。
規范入河入海排污口建設。全市現有入河排污口39個,均在“河北省入河排污口管理系統”登記備案;目前有2個已封堵,相關縣區正在辦理注銷手續;在前期集中組織排查整治的基礎上再排查、再整治,杜絕了違法排污。組織縣區完成745個入海排口的現場核查、監測及溯源,實施周調度、周通報制度;5月底完成了入海排污口階段性整治工作,共封堵、取締、拆除各類排污口92個,對保留的480個排口進行了規范化整治,建立“一口一策”,有效保障了近岸海域環境安全。
推進入海河流水質保障工程。北戴河區完成戴河等3條河的5項入海河流生態補水,海港區針對排洪河等3條河實施了水質提升治理,山海關區完成了石河口橡膠壩清淤工程和潮河治理,北戴河新區完成洋河水質提升工程,撫寧區完成了人造河水質提升工程。
提升水質監測預警。建立了地表水水質監測預警及異常處置工作機制,通過加密監測頻次、加大監控力度,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預警、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快速應對,實現了精準監測、精準管控,促進地表水環境質量穩定達標,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開展入海河流自動站及入海口視頻監控系統項目建設,今年累計發布河流水質預警553次、河流預警日報182期,印發河流水質預警提示函332期。(記者張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