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大興機場)的投運,廊坊迎來空港時代。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是國家發展新動力源的重要支撐,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典型示范區域,是未來廊坊市乃至全省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廊坊臨空經濟區因大興機場而生、依大興機場而建,是全國唯一一個跨省市的臨空經濟區、自貿區、綜保區。
2021年12月20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大興機場綜保區)(一期)封關驗收現場,一輛大型集裝箱車輛駛入指定海關通道后,智能卡口系統迅速識別車牌號,道桿自動抬起,車輛快速通過卡口。
大興機場綜保區于2020年11月5日獲國務院批復,規劃面積4.35平方公里,共兩個區塊。其中,機場紅線內口岸功能區規劃面積0.83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內保稅功能區規劃面積3.52平方公里。大興機場綜保區(一期)申請封關驗收圍網內面積1.895平方公里。
大興機場綜保區地跨京冀兩地,是國內首個跨省建設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將在全國率先打造“一個系統、一次理貨、一次查驗、一次提離”的區港一體化通關模式,建設全國首創的綜保區跨界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標桿。
時間回到2021年2月24日,廊坊臨空經濟區舉辦廊坊市第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廊坊臨空經濟區各重點項目迅速進入大規模施工階段,掀起春季建設熱潮。
這一年,廊坊臨空經濟區組織舉辦四次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截至目前,已開工產業項目21個,總投資310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臨空自貿區內新增注冊企業804家,注冊資本共計346.75億元。
2021年9月6日,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分會場首次落戶廊坊臨空,圍繞“1+2+3”產業發展定位和“1+6+5”系列政策體系,廊坊臨空經濟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智能制造等數字化產業,制定了大力培育發展集成電路、車聯網、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共9項109條具體措施,開啟數字與臨空深度融合新篇章。
2021年9月17日,“一帶一路”·長城國際民間文化藝術節廊坊市文旅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廊坊京津冀大數據創新應用中心舉行。廊坊臨空經濟區以此為契機,在本次活動中從定位、產業、營商環境三個角度出發,對投資環境進行了全面推介。
2021年9月25日,河北臨空集團與廊坊銀行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發起并成立規模為300億元的戰略引導基金,推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高質量建設。
2021年,廊坊臨空經濟區圍繞“4個300”的工作目標,即實施300億元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資,實施300億元的產業項目投資,完成300萬平方米臨空家園回遷房封頂,完成3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
高樓拔地而起,奮力拼搏建設,綠色生態布局,特色產業持續發力,一座開放創新、人才匯聚、智慧生態、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世界一流航空城“呼之欲出”。
延伸閱讀
▲▲
2021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單日最高航班量達907架次,單日最高旅客量突破14萬人次,全年累計運營國內航線200條、聯通全國157個航點。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0萬人次,全年保障航班約21萬架次。
2021年12月30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第三座城市航站樓涿州城市航站樓正式啟用。
2021年12月31日,北京地鐵19號線投入運營,40多分鐘即可從北三環到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記者 王笛 張航 祝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