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2301合約更多受制于自身基本面弱的影響,期價反彈空間可能有限;2305合約則因遠期宏觀預期轉暖,暫時偏強振蕩,但期價反彈高度仍需注意。
經歷過前期的“跌跌不休”后,近一周甲醇期價走出超跌反彈趨勢。其反彈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因為12月初江蘇斯爾邦MTO停車兌現,市場對甲醇期貨的利空定價過于悲觀,導致甲醇期貨盤面大幅貼水港口現貨,在2301合約臨近交割月的背景之下,期貨進一步下行空間受到抑制;二是國內宏觀層面出現邊際好轉,導致部分前期低估值的商品,短期估值出現向上修復。
從供應端觀察,短期上游煤制甲醇裝置變化不大,市場供應相對充足。新投產的內蒙古久泰200萬噸裝置目前低負荷運行,寧夏鯤鵬新建60萬噸/年裝置預期產出產品,當前主產區甲醇供應依舊充裕。臨近12月下旬,隨著年底氣溫迅速轉冷以及北方供暖季的啟動,西南地區氣頭裝置因天然氣成本較高的問題,陸續選擇停車檢修。據統計,重慶和四川兩地甲醇氣頭裝置涉及檢修產能共計約200萬噸,目前僅中石化川維化工維持七成的開工負荷,但從檢修整體力度上看不及往年,且由于新疆和陜西等地低價貨源的供應沖擊和下游偏弱勢的需求,預計2022年冬季西南氣頭裝置階段性的檢修對期貨市場影響有限。
從上游利潤觀察,最新內蒙古地區煤制甲醇理論利潤虧損700元/噸,山西和山東地區也仍保持虧損600元/噸附近,主要因近期上游虧損幅度小幅擴大,內地煤制甲醇利潤維持弱勢。
從需求端觀察,整體仍顯疲軟,短期沿海MTO裝置負荷變化或有限。雖然近期MTO裝置利潤出現修復,但短期內預計斯爾邦和興興暫不會重啟,目前僅寧波富德60萬噸/年的MTO裝置超負荷穩定運行。在季節性影響下,傳統下游需求預計在春節前保持弱勢。近期二甲醚裝置檢修,開工持續走低,甲醛等傳統下游也即將迎來休工期,需求難見明顯亮點。
庫存方面,距離2023年春節到來僅1個月左右,內地企業為避免脹庫,整體排庫積極性較高,且在跨區物流逐步出現緩解,運費大幅下降,內地低價貨源至港口的跨區套利窗口開啟,內地高企的庫存壓力得到釋放。根據市場最新數據,甲醇內地樣本庫存量為51.68萬噸,環比下跌2萬噸,跌幅3.72%,去庫地主要集中在西北主產區。然而,隨著低價內地貨源和進口的南美和新西蘭等船貨集中到港,以及港口MTO需求弱勢,甲醇紙貨基差明顯走弱,港口庫存從2022年10月中旬持續累庫至今,最新港口庫存為64.41萬噸,環比上漲7.99萬噸,漲幅14.16%,累庫區域集中在浙江和江蘇地區,預計12月底港口庫存或逐步累積,庫存整體回升至80萬噸左右,屆時關注進口船只實際到港情況。
整體來看,國內宏觀面出現邊際轉暖帶動前期超跌的甲醇期價反彈,但近期甲醇基本面并無明顯驅動,后市將維持弱勢為主。展望后市,預計近期2301合約更多受制于自身基本面弱現實的影響,期價反彈空間可能有限;2305合約可能因遠期宏觀預期轉暖,暫時偏強振蕩,但期價反彈高度仍需注意,建議關注后續伊朗限氣對明年1—2月國內進口的影響。(作者單位:中信建投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