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進入2023年以來,滬膠主力2305合約呈偏強振蕩態勢,截至1月17日收盤,報收于13315元/噸,上漲幅度為2.62%。分析人士表示,由于近月合約臨近交割,市場博弈的影響大于基本面矛盾,帶動膠價上漲。
山金期貨高級能化分析師朱美俠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近日橡膠大幅上行,膠水原料價格跟隨上漲,具體原因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東南亞產區階段性降雨影響泰國南部產區的割膠工作,國內產區全面停割,全球橡膠進入季節性減產周期,供應整體收縮。雖然近期滬膠倉單增長速度略快,但交割品全乳膠產量整體偏低,倉單較少。另一方面,市場對美聯儲減緩加息節奏的預期較高,同時國內社會活力逐步恢復,2022年12月銷售數據略好于11月,需求出現改善跡象。以上兩方面因素均為膠價上漲提供助力。
“目前,國內橡膠已到停割期,供應壓力減弱。同時,國外旺產季進入尾聲,受到降水以及停割的影響,新膠供應或受阻。不過,在2022年海外需求弱現實的情況下,橡膠進口壓力仍存。”光大期貨橡膠分析師朱金濤分析說。
事實上,隨著春節臨近,下游輪胎廠將全面進入春節假期模式,開工負荷將大幅下滑,剛需基本處于停滯狀態。朱金濤表示,在假期結束企業復工后,伴隨著利好汽車行業的措施接連推出,汽車消費券將刺激乘用車消費市場,利于半鋼輪胎去庫。而重卡方面,2022年我國重卡市場約銷售65萬輛,比2021年的139萬輛下降53.2%,凈減少74萬輛。短期來看,消費和經濟將溫和復蘇,重卡銷量或在二季度有所好轉。值得注意的是,輪胎成品庫存居高不下,近3個月全鋼和半鋼庫存周轉天數高達48天,市場去庫難度較大。
展望后市,朱金濤認為,隨著滬膠期貨2305合約與2309合約價差Back結構持續加深,預計春節前滬膠以振蕩運行為主,春節后需求強預期支撐價格,且海內外供應旺季已過,有望帶動價格上漲。
“2023年,橡膠并不是一個基本面特別強的品種。”齊盛期貨橡膠分析師高寧分析稱,從海外主產國來看,泰國、越南的出口量均平穩增長,印尼的出口量則下滑,主產國的出口量呈現分化態勢。根據我國主要橡膠進口來源國的情況分析,橡膠供應量的增長空間有限。從需求端來看,橡膠的下游與宏觀經濟大環境相關,2023年的需求變量在于宏觀經濟的驅動,但是海外需求減弱的預期增強,出口市場并不樂觀。因此,我國經濟恢復預期較強,對滬膠年后的“開門紅”行情有所支撐,但是核心因素還得回歸實際需求,現貨與期貨價差背離過大也會給價格高位帶來阻力。
高寧認為,春節前橡膠行情還是以振蕩偏強對待。長遠來看,市場對處于底部價格區域的橡膠有了更多期待,預計2023年橡膠期貨主力合約價格運行區間在12000—15000元/噸,整體振蕩反復的可能性比較大,但價格底部的韌性是做多的基礎。策略上,建議以振蕩思路對待,關注上下邊際給出的操作機會。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