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年內第一批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對此,大有期貨農產品研究員劉錦濠向記者表示,從歷史經驗看,收儲本身對豬價影響較小,由于收儲量占國內總消費量比例偏低,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國內生豬、豬肉的供需格局,因此關于生豬收儲對豬價影響需要辯證看待。
自去年10月份以來,生豬價格進入下跌模式,由于豬糧比價不斷走低,養殖利潤逐漸進入虧損,豬糧比價短期內從“三級預警”快速進入“一級預警”,最新一輪的收儲工作正在籌備中。
從當前供需情況來看,劉錦濠認為,2月份至3月份的生豬出欄壓力依然較大,主要是春節前本該在旺季消化的產能并未兌現,這部分累積產能加上新增產能,導致整體供應仍顯寬松。而需求端,當前仍處于春節后季節性消費淡季,雖然整體消費處在不斷恢復中,但豬肉消費并未迎來明顯增長,整體供需狀況決定了收儲仍難有效影響豬價走勢,但從周期演變來看,目前生豬價格還處在上行階段,加之飼料原料玉米和豆粕價格處于歷史高位,帶動養殖成本走高,豬價預計出現階段性底部已不遠。從期貨市場來看,遠月7月份和9月份合約經過前期的擠升水后,或已有一定逢低買入機會。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