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走進廣州市黃埔區龍湖街逕下村,眼前一派旖旎的田園風光。寬敞平坦的鄉村步道、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讓人眼前一亮,村道旁嶄新的紅色宣傳欄上醒目地寫著村規民約。“新建房,經審批;亂砍伐,不可有;倒垃圾,不隨地……”這些村規民約口訣將鄉風文明、移風易俗等內容融入其中,讀起來朗朗上口,成為培育文明新風、推動鄉村治理的新載體。
近年來,逕下村聚焦農村基層治理,把村規民約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制定接地氣、貼實際的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描繪村規民約助力村民自治的鄉村新畫卷。據悉,今年逕下村村規民約被評為廣東省“約來粵好”主題優秀村規民約。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推進,有著近300年村落歷史的逕下村豐富的旅游資源被激活,搖身一變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每逢周末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來,感受歷史村落的獨特魅力。游客紛至沓來,集市攤位、農莊、農家樂等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但亂擺亂放、垃圾亂堆、店鋪風格雜亂、收費隨心所欲等管理難題也隨之而來。
為解決這個村民普遍關心的痛點難點問題,逕下村的村干部開展了4個月的走訪調研,發動村民積極參與,鼓勵村民共商共議、暢所欲言,發揮其在鄉村治理中的主體作用,高效推動村規民約的修訂并發揮它的作用。2021年7月,逕下村結合調研情況,對《村規民約》進行修訂,增加了人居環境、自主經營行為、建筑施工等方面的規范要點,有效規范村民旅游經營行為,促進村莊秩序的安全穩定。
“村里的事,我們自己說了算,大家共同遵守規定,逕下村才能發展得更快更好。”逕下村村民何伯如是說。據悉,為推進村規民約建設,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到村規民約的修訂,黃埔區搭建了村民議事廳、城鄉社區組織動員體系、網上家園體系3個群眾廣泛參與的平臺,引導村民代表、社區社會組織、鄉賢等多元主體有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在村規民約修訂工作中積極建言獻策,不斷健全協商議事制度,有效推進鄉村治理。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穗文明
關鍵詞: 村規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