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2年12月31日凌晨2:50,前后歷經5年、1800多個日夜的連續施工,廣州首條地鐵——廣州地鐵1號線信號系統完成改舊換新,正式交付運營。信號系統相當于地鐵的“大腦中樞”,新系統上線后將進一步適應當前客運需求,大大提升地鐵服務保障綜合能力。
廣州地鐵1號線全長18.5公里,設16個車站,是廣州市第一條建成運營的地鐵線路。自1997年首通段開通運營至今已有25年之久,日均客運量最高超過百萬人次,位列全國前十。這是中鐵一局電務公司承建的首條完整正線信號系統改造工程,施工內容包括信號系統及建筑裝修、通風空調、動力照明、消防、綜合監控等配套專業的改造施工。
2017年12月中標該工程后,項目團隊圍繞“改造工作不能影響線路正常運營”的中心邏輯,在全面摸底、掌握既有系統狀態的同時,全程參與了三階段設計聯絡,又經過一輪又一輪的風險評估、討論、調整,最終確定了整體改造施工方案及專項改造技術方案。
針對時間最為緊張的室內施工作業,項目部結合有限空間作業難點及既有運營線路施工管理重點,分解作業工序,溝通協調運營單位倒班配合,最大限度確保了“24小時室內作業不間斷施工”和“軌行區天窗點施工”的配合聯動,有效節約了施工時間,加快了施工進度。
為了確保在凌晨“天窗點”時間內,高質量完成施工任務,做到工完料清,確保當日列車的安全運行。技術及施工作業班組利用工閑期,開展設備拆裝演練及設備預配(裝)培訓,不斷加強方案執行力和重點工序的操作技能,有力地確保了施工安全及各個工程節點目標的順利實現。5年來,項目面對不斷變化的疫情和施工條件,破解各類施工技術難題20余項,為項目的如期竣工交付貢獻了力量。
隨著新信號聯鎖系統的正式投用,標志著陪伴廣州地鐵共同成長至今的1號線既有信號系統成功退出了“現役”,完成了25年間無一日中斷的安全運行任務。新信號系統上線后,將進一步適應當前客運需求,大大提升地鐵服務保障綜合能力。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天研 通訊員梁寅 莫保平 連駿 章嘉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