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第四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平行主題論壇在廣州市越秀區廣東迎賓館成功舉辦,80余名信用領域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等參加論壇。論壇旨在探討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新路徑、新目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論壇公布了2022年廣州市100家“誠信中小企業”與20個“信用創新應用案例”入選名單,并為獲獎單位頒發牌匾證書,信用監管護航承諾制審批長效服務、北京路商圈誠信體系建設、打造“讓百姓放心的肉菜示范超市”等案例入選。廣州“信易貸”平臺聯合郵儲銀行、平安銀行推出“誠信中小企業貸”產品,共同為“誠信中小企業”綜合授信100億元,并現場與廣州建筑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綠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簽訂授信意向。
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 持續改善全社會信用環境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淼表示, 一方面,要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不斷提高法治化規范化水平,支撐“放管服” 改革、改善全社會信用環境;另一方面,要通過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化數據資源供給、深化信息科技應用,有效助力信用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促進國民經濟循環高效暢通。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黃華東表示,要錨定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目標,持續完善信用制度、信用平臺、信用數據、信用應用以及城市信用等方面建設,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更大的貢獻。
廣州市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牟治平表示, 近年來,廣州市扎實推進以信用助企紓困減負解難,推動激發市場主體發展韌性、活力和動力,助力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越秀區常務副區長郭環表示,近年來,越秀區秉持“信用興區”發展理念,扎實推動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同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各環節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符合區情實際的信用建設新路徑。
企業入駐寫字樓可提前查詢監測信用情況
信用到底能為企業、為商務樓宇帶來什么?珠江國際大廈董事部總經理、越秀區樓宇經濟協會會長劉燕英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她說,2019年起,珠江國際大廈參與到“信用管家”建設的首批試點,樓宇配備了信用管家,并布局了全市首個信用管家驛站以及誠信教育講堂。
“在信用管家、信用監測等信用服務出現之前,樓宇信用管理一直都是令業主方頭疼的經營管理挑戰,欠租跑路、偽造合同等現象時有發生,有了‘信用’這一柔性工具,在資質核查、日常監管等方面都有了抓手,在招商時就能核查了解企業信用概況。”劉燕英說。目前,“信用越秀”綜合信用服務平臺會第二季度樓宇信用監測報告,通過報告能夠詳細了解大廈內有哪些企業存在失信行為或失信風險、哪些企業是信用優良的企業。若出現相關問題,樓宇會第一時間聯合信用管家方總對企業開展了“一對一”信用修復指導。
“對于一家30分鐘即時配送的移動互聯網購物平臺來說,對客戶的承諾無疑是決定我們服務質量的關鍵所在。”廣州市樸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副總監張征放介紹。他說,由于企業需要一支龐大團隊來支撐整個業務網絡,作為企業與客戶直接接觸的終端觸角,要讓每一名快遞員、質檢員。客服人員,都信守我們企業向客戶做出的服務承諾,因此企業通過組建法務合規部,專人專職負責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等方式加強重視信用理念的宣傳和引導。
據介紹,近年來,廣州市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動廣州市越秀區、黃埔區、南沙區先后納入廣東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改革試點,打造優化“信用廣州”“企業信用監管應用支撐平臺”等一批數字化平臺,創新落地信易醫、信易游、信易辦稅、信易招標、信易家政等一系列惠民便企場景應用,積極開展“信用街鎮(園區)”建設試點,全面推進“一區一品牌” 信用建設工程,探索構建政務誠信、市場主體、重點行業從業人員等多種分級分類監管體系,形成了一批各具典型特色、可復制推廣的經驗舉措,為全國城市區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探索實踐提供了“廣州樣板”。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申卉 通訊員 穗發宣、翟曉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