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云機場初次參加春運的“00后”年輕人,臉上不免有幾分青澀,但經過嚴格的崗前培訓,他們已經從最初對業務流程的懵懂生疏到如今的熟練掌握,從剛開始不適應早出晚歸到如今的獨立上崗,他們快速調整角色定位,全身心投入工作。
故事一:
(資料圖)
1月8日凌晨四時,當許多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白云機場國內值機員楊然鴻已經精神抖擻地站在柜臺內等候迎接早高峰旅客的到來。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跨區域人員流動加速釋放,白云機場春運客流也快速恢復,第一次參加白云機場春運保障工作的楊然鴻臉上透著一股清新的學生氣,面對早高峰的人流,既覺得新鮮,也感到責任重大,幸好春運之前班組里的“老前輩”給他傳授了許多春運保障的經驗,讓他有了一些底氣。
只見他耐心地向旅客解釋航空公司運輸要求、熟練地為旅客辦理值機手續和托運行李……規范的服務流程讓人絲毫看不出這是一個第一次參加春運的“新兵”。
連續工作了兩個小時,區域值班主任通知他下崗休息,正當他收拾好準備離開柜臺去吃早餐時,從遠處走來了一位老人家,看著她顫顫巍巍地,楊然鴻趕緊迎上前去。詢問后得知,老人家準備回老家過年,孩子們把她送到機場就趕著回去上班了,她剛剛“陽康”,身體還有些虛弱。楊然鴻小心地把老人家攙扶到旁邊的休息區坐下,細心地詢問了老人的航班信息,快速返回柜臺幫她辦理了乘機手續,考慮到老人的身體情況,他又主動為老人申請了輪椅服務并告知老人會有工作人員一路陪同直至登機。
老人沒想到在白云機場還有這樣貼心的服務,嘴里一直不停地跟小楊道謝。小伙子笑說:“奶奶,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待登機口工作人員前來辦理了輪椅交接手續后,楊然鴻和工作人員一道將老人家攙扶上輪椅坐穩,并再三叮囑工作人員小心陪護。送走了老人家,楊然鴻方才離崗去匆匆吃了個早餐,又趕忙回到崗位上。
故事二:
1月10日19:45,鄧春霞早早來到從西安飛抵廣州的航班廊橋口等候。
20分鐘后,飛機穩穩停靠在廊橋,機組艙門打開,鄧春霞快步走上前向乘務長了解旅客情況,得知該航班有兩位無人陪伴老人,將會最后護送出客艙后,她按照上崗前班長的提醒,站在艙門口熟練地引導著旅客有序走出客艙走下到達廊橋,并時不時提醒帶著小孩的旅客注意安全。
等其他旅客都下機后,鄧春霞接到了兩位無人陪伴老人,并通過無人陪伴旅客交接單上的信息與接機人取得了聯系。接機人是老人的兒子,接到鄧春霞的電話時正在找停車位,聽到父母已經下機了,著急得不得了。
鄧春霞忙安慰他,請他先把車停好,同時保持通訊方式暢通,表示自己會陪同兩位老人先去取托運行李。結束了通話,鄧春霞陪同兩位老人慢慢前往到達廳提取托運行李,然后又帶著他們在到達出口旁的座位上等候老人的兒子。
別看鄧春霞年紀小,卻很有耐心,等候的過程中一直在聽兩位老人聊家常,從過年的習俗到這一路旅程的見聞,直到老人的兒子匆匆趕來,臨走時兩位老人家還意猶未盡,一個勁地向兒子說道:“現在的年輕人很少像這位小姑娘一樣愿意聽老人嘮叨,今天真的要感謝她,不僅幫我們拿行李,還陪了我們這么久。”
老人的兒子聽到后連連稱是,并借來紙筆寫下一封感謝信:“感謝鄧春霞同志對我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十分感謝”。
像楊然鴻、鄧春霞這樣的“00后”青年,白云機場還有很多,他們年輕的身影在擁擠的春運大潮中顯得挺拔又親切,在各自的崗位上為旅客的溫馨、平安、有序出行保駕護航。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妍 通訊員:祁旭敏、朱亞男、范平川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妍 通訊員:閆瑾、朱紅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