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半個學期的網課和一個寒假后,廣州中小學生迎來新學期。面對新學期的挑戰,同學們調整好身心了嗎?各學校如何幫助學生逐步“收心”回歸校園,檢驗線上學習成果?初三學生又如何投入新課學習與復習備考?記者走訪多所中小學了解到,多校放緩教學進度,確保做好學生從線上到線下學習的適應銜接,特色課程、課后托管等也將照常開展。
【資料圖】
放緩教學進度 階梯遞增難度
“剛開學,為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各年級都有假期實踐成果展示活動。”越秀區舊部前小學副校長郁文雋介紹,學校將用兩到三周的時間幫助學生重建學習習慣和學習規則,以大單元形式串聯復習上學期所學知識。由于上學期未進行期末評價,學校將于第三周面向三至六年級學生,開展語數英學科的銜接性調研評價,一二年級則以游戲、比賽、紙筆等形式開展多元評價,幫助孩子自信滿滿地回歸新學期學習生活。
“同學們很喜歡我們的融合教學和問題導向教學。開學后,孩子們的表現也給了我們驚喜。”湖南師范大學附屬黃埔實驗學校(下稱“湖師大黃埔”)相關負責人介紹,線上教學期間,學校加強教學管理,確保學生“離校不離教”,教學質量不滑坡。
目前,湖師大黃埔正在按教學計劃安排新課,繼續開展融合教學和問題導向教學,對上學期知識的復習也會融入到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學校的專職心理教師也會對全體學生進行從線上到線下的專項心理輔導,幫助同學們在心理上能較快適應校園生活。該校相關負責人說:“新學期開始后,老師們更加覺得線下課堂彌足珍貴,想把更好的課堂帶給同學們。”
“我們提醒老師做到少批評、少布置作業、放慢教學節奏,以專題形式復習。”廣州市五中東曉學校校長王盟指出,網課互動畢竟有所局限,因此在本學期初,授課老師需注意“小步走、多回頭”,階梯式遞增教學難度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消化程度。據介紹,新學期,老師們將通過創設學習與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對抽象知識的思考,連接知識與現實生活,落實“新課標”要求。
該校學生在第三周將進行區內統一的綜合測試,前兩周則為教學過渡期,以專題復習鞏固為主。為保證新學期授課進度與教學效果,學校還安排了相關教師到各班聽課,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課后托管特色課程提上日程
不少學校的課后托管、特色課程也提上了日程。舊部前小學副校長郁文雋介紹,線上教學期間,學校持續開展實踐日課程、藝術走班課程、課外閱讀活動、心理大課等。開學后,學校將繼續把書本知識拓展到社會、自然、生活等各方面,讓學生結合課內學習和探究實踐,發揮創意和奇思妙想,多角度多維度地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五中東曉學校的課后托管與特色課程將于下周開展,涵蓋足球、航模、文學欣賞、街舞、籃球等課程。學校每周一節的勞動課也從本周開始照常進行,校內設置勞動教育基地,同學們在幾塊農田上種了不少植物。“每節勞動課前,我們都會集體備課。本學期還將前往濕地公園等地開展校外活動。”該校副校長劉競賢介紹,本學期還計劃帶領同學們在校內的“小農田”里,種植應季中草藥植物。
家校協同應對開學綜合征
“同學們回到闊別已久的校園,這兩天活力滿滿,精神也很昂揚。上課時,大部分同學都很配合老師,能積極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中。”黃埔區長嶺居小學校長王莉曼介紹,寒假時,學校設計了“冬”系列項目式寒假任務。一年級的老師們每周檢查一次。開學后同學們在讀音、認字、計算等方面并未落下太多。
此外,長嶺居小學組織了三次主題分班會,包括線上散學典禮、新年團拜會以及開學收心會。學校還組織了線上家長會,聚焦同學們在“居家+寒假”的心理狀態,對家長進行方法指導。有些班級的家長還自發錄制線上家長講座,與其他家長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
開學后,家長也需要和學校一起,幫助孩子們更好適應線下教學。綜合接受采訪的數所學校,老師們的建議是: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盡量不要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并加強與老師溝通,及時反饋孩子在家時的表現;其次以身作則,家長督促孩子調整作息的同時,也要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和習慣;做好親子溝通,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線下學習,增強孩子對校園的期待感。最后,家長還需引導孩子主動調適不良情緒,主動尋求心理幫助,通過運動、唱歌、勞動等方式,釋放和緩解心理壓力。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欣潼、謝澤楷、魏麗娜 實習生鄧心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