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華海雙語學校,同學們在體育課上做熱身、拉伸等低強度動作。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實習生胡佳儀 攝
2月6日,廣州市中小學幼兒園開學。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線上學習和寒假之后,“神獸歸籠”。家長很開心,尤其是雙職工家庭的家長。在線上學習和寒假的那段時間里,雙職工家庭的家長要兼顧上班和帶娃,他們和孩子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學校在那段時間和開學之后,也有許多舉措為他們分憂解難。
線上學習期間,確實有點小痛苦
(相關資料圖)
荔灣區康有為紀念小學二年級學生高同學的父母都要上班。上學期線上學習期間,他的父母輪流帶娃;到寒假時,爸爸媽媽又輪流帶著他去上班。
天河區先烈東小學周同學的媽媽則表示,孩子比較乖,線上學習期間,每天的網課都能比較順利地完成。家長會在前一天向孩子講清楚第二天的任務,晚上下班后檢查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再查漏補缺。
“線上教學期間確實有點小痛苦。”黃埔區新港小學四年級趙同學的爸爸說,“我們家是兩個男孩,比較調皮,平時都是爺爺奶奶在家看著他們。”為了讓孩子好好上網課,他買了兩個視頻設備,一個孩子在客廳,另一個在廚房,兩人都有相對安靜的學習環境。
令趙爸爸欣慰的是,孩子的執行力不錯。根據老師給出的學習任務,他和愛人會在前一天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成清單,“總體安排還比較寬松,孩子們也能接受。”
“線上學習加上寒假,將近3個月,對孩子和父母來說,都不容易。”新港小學四年級劉同學的媽媽說,夫妻都要上班,家中沒有老一輩幫忙,好在她的工作時間較為彈性。線上學習剛開始那幾天,劉同學的媽媽能在每天上午陪伴孩子,教會孩子使用電子設備,實現從線下到線上,從學校到居家的平穩過渡。
開學后有老師監督,學習效果會好很多
高同學的媽媽說:“開學后,我們家長輕松了很多。孩子挺喜歡去學校,學習有老師監督,效果會好很多。”
趙同學的爸爸在開學后也感覺輕松了許多,但放學后的安排比假期時更緊湊。他有些擔心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一是孩子要從松懈變成緊張,需要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二是上學期學習的內容,比如拼音等可能有些忘了。”
開學后,周同學在早上由父母送到學校,下午放學由家里老人接回。“開學后比網課期間好很多,孩子的學習質量有明顯提高。我們也會根據晚上的作業情況,了解小朋友在學校的學習狀況。”周同學的媽媽說。
開學后,劉同學的媽媽回想此前的時光,“雙職工家庭,家長平時太忙了。線上學習期間,反而能有更多相處的機會。我們也發現,孩子長大了,已經懂得很多事情。現在開學了,孩子很開心,我們更開心。”
午托+晚托,解決家長后顧之憂
為了減輕包括雙職工家長在內的廣大家長,兼顧工作和帶娃所帶來的壓力,廣州市許多學校都有相關舉措和做法,為家長解決后顧之憂。
學生不在學校的日子里,針對雙職工家庭的學生,荔灣區康有為紀念小學此前做了預案。該校老師在充分了解這部分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后,針對他們可能出現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方面的問題,以及線上學習期間可能落下的學業,進行有針對性輔導。該校也開展調查,摸清雙職工家庭學生的看護情況以及存在的困難。學校實現一名學生一個檔案,對學生進行個案管理。學校的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常通過電話了解這部分學生起居飲食等日常生活的情況。
學校的中隊輔導員也會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并給予及時的溝通和心理疏導。學習方面,學校結合雙職工家庭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對一推送課程和學習資料,并進行線上輔導,引導學生在家自律地生活、學習和運動。
新學期的開學典禮上,黃埔區新港小學舉辦的“宋詞節”開幕。此次活動幫助孩子們重拾對校園學習生活的期待,為線下學習奠定情緒基礎。
新港小學通過多種途徑實現“每生一床”,老師全部自愿參與午托管理。下午放學后,新港小學在課業輔導之外,增設半小時體育大課間。學校的基礎托管放學時間主要有17點30分和18點30分兩個時間點。為了照顧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學校每天均有老師守護至19點。
高同學的媽媽說,自從學校開展課后托管后,孩子在學校就能完成作業。回家后,夫妻二人就能為孩子安排課外閱讀的時間。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謝澤楷、魏麗娜、林欣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