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它的基礎建設,也要看這里有多少志愿者,以及志愿服務事業的發展程度。廣州志愿者達469萬名,數量保持全國領先,成為城市亮麗的風景線。在這座一年GDP總量可達28839億元,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200萬人的超大城市,每個志愿者都是行動者,傳遞溫暖,守望相助,正匯聚起一座城市向上向善的力量。
值得關注的是,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亦日益多元和豐富,對志愿服務事業發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廣州即將施行《廣州市志愿服務規定》,推動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之際,廣州日報記者在廣州志愿者群體中推出了“廣州志愿服務微調查”,了解廣州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的特點和趨勢。
截至2月17日,該調查共得到718名志愿者反饋,其中,274名為學校在讀學生,255人為職業人士,108人為退休人士,囊括各個志愿者主要群體。
(資料圖)
調查結果顯示,逾34.6%的志愿者長期參與一項志愿服務,時間跨度超過一年。這部分活躍志愿者中,不少選擇了長者走訪慰問和陪伴活動作為主要的志愿服務,為城市老年人帶來了關愛和溫暖,與此同時,這座城市也有越來越多人投身專業領域的志愿服務。
更持續:
逾34.6%志愿者參與單項志愿服務長達一年以上
此次廣州志愿服務微調查數據顯示,718名參與調查的志愿者中,共有249名志愿者參與單項志愿服務時間長達一年以上,成為一項志愿服務項目的核心志愿者。這些活躍志愿者中,參與單項志愿服務時間長達一年至三年的有40.96%,長達三年至五年的有26.51%,長達五年以上的有32.53%。其中,有的志愿者已在志愿服務隊伍中連續擔任隊長10年,始終堅持服務社群、奉獻社會的初心理念;有的在街道社區盡心盡力組織實施活動,不斷拓展更多優秀志愿者投身其中。
這些活躍志愿者主要參加哪些類型的志愿服務?廣州志愿服務微調查數據分析顯示,長者走訪慰問和陪伴(比如陪伴聊天、物資慰問等)、環境保護(比如巡河護河、垃圾分類等)、文明宣導是最多活躍志愿者選擇的志愿服務項目。而i志愿、廣州公益時間志愿服務平臺、街道社區、社工站以及公益慈善組織是志愿者獲取志愿服務信息并參與的主要信息渠道。有志愿者表示,希望志愿服務的參與渠道可以進一步拓寬,志愿服務信息可以更豐富,有效釋放這座城市的愛心和善意。
更專業:
逾23.9%志愿者通過公益慈善組織參與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并不等同于簡單的“時間”“體力”付出。實際上,每一個志愿者都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專業能力,針對服務對象的需求和社會需求參與志愿服務,從而帶來更好的志愿服務效果。而通過參與公益慈善組織參與志愿服務,恰是志愿者投身專業服務的有效途徑。廣州志愿服務微調查數據顯示,718名參與調查的志愿者中,有172名志愿者主要通過公益慈善組織了解并參與志愿服務,占比逾23.9%。他們和公益慈善組織一起圍繞某個社會議題或某個特定群體開展志愿服務,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此外,此次調查數據顯示,有205名志愿者主要參與長者、兒童、婦女、殘障人士的針對性服務和活動,包括康復訓練、心聲熱線、綜合素養培養等,通過開展具有一定專業性的志愿服務,為有需要的服務對象賦能,實現助人自助,有效幫扶的效果。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贊、楊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