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品牌,蘊含了創業者的設計創意和辛勤打拼!但在餐飲行業,你成功我山寨,讓不少經營者深受抄襲之苦和訴訟之累!這不,廣州一川菜品牌“阿強酸菜魚”就發現有商販未經許可,在其經營的商鋪招牌、裝潢中使用了“阿強”商標,并在其互聯網外賣平臺的圖文信息、外賣配套餐具等用品印上“阿強” “阿強酸菜魚”的字樣,造成相關公眾混淆。記者昨日獲悉,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了這起關于司法確認行政調解協議的申請,法院在查明事實基礎上,對調解協議予以司法確認,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保護知識產權打了一個“樣板”。
【資料圖】
圖片來源法院
酸菜魚不僅僅是酸菜和魚
“阿強酸菜魚”由湘妹子餐廳、阿強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創辦,其經營者湘妹子餐廳擁有多項“阿強”的注冊商標專用權。湘妹子餐廳、阿強家公司發現某情公司未經許可,在其經營的商鋪招牌、裝潢中使用了“阿強”商標,并在其互聯網外賣平臺的圖文信息、外賣配套餐具等用品印上“阿強” “阿強酸菜魚”的字樣,認為某情公司使用了近似品牌標識,造成相關公眾混淆,遂向廣州市天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某情公司涉嫌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廣州市天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立案處理。
在案件處理過程中,雙方共同申請由廣州市天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廣州市天河區知識產權聯合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共同主持調解,并到法院聽取專業意見。
“行政+司法”合力促成調解
為確保知識產權糾紛化解高質高效,天河法院提出以司法確認行政調解協議有效的方案,得到各方當事人和主管單位的認可。“行政+司法”的知識產權保護“智囊團”順利組成,法官與辦案人員共同分析研判案情,并為調解協議擬定提供法律意見。
經辦法官翻閱案件材料,仔細比對兩者商標、標識,認為“阿強酸菜魚”是老牌川菜品牌,已為公眾熟知,具備一定的知名度和社會認可度。某情公司使用的招牌、營業場所裝潢、菜單、宣傳資料的構圖、顏色等均與湘妹子餐廳經營的“阿強酸菜魚”近似,容易使公眾產生混淆,造成消費者誤認。
厘清糾紛事實后,經辦法官結合雙方商標使用情況,依據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提出合理可行的調解建議,并與廣州市天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辦案人員多次就調解方案、協議條款進行溝通。經過各方人員的通力合作,湘妹子餐廳、阿強家公司和某情公司自愿達成協議,由某情公司向湘妹子餐廳、阿強家公司支付賠償金額,并就調解協議向天河法院申請司法確認。
經審查,天河法院依法裁定:湘妹子餐廳、阿強家公司與某情公司經廣州市天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市天河區知識產權聯合會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協議有效。
現某情公司已完成賠償支付,協議已履行完畢。
法官說法:“行政調解+司法確認”及時化糾紛
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經辦法官黃慧敏指出,經依法設立的調解組織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雙方當事人可共同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人民法院經審查后會作出確認調解協議效力的裁定書,該裁定書具有強制執行力。
本案是廣州市首例司法確認商標侵權糾紛達成行政調解協議有效的案件,是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有機銜接、推動行政執法標準和司法裁判統一的廣州實踐。近年來,餐飲行業競爭激烈,同質化趨勢明顯,許多知名餐飲品牌都曾經或正在被“傍名牌”“搭便車”,并在“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的維權之路上舉步維艱。
“行政調解+司法確認”的工作實踐,既能有效發揮行政機關以行政調解方式化解知識產權糾紛的高效便捷優勢,又能以司法確認賦予知識產權行政協議更強的法律效力。通過司法確認賦予協議強制執行力,能有效減少訴累和節約司法資源,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實現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解決、執行到位,切實保護創新成果,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章程 通訊員:天河法宣
關鍵詞: 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