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資超9萬元,聯動多方資源幫扶早產兒困難家庭;幫助出現自殘傾向的抑郁女孩重獲新生;陪伴身患絕癥的高齡老人度過最后的時光,完成心愿后了無牽掛地離開……在廣州,社工服務已經逐漸深入到每一個社區、每一條街道,為特殊人群帶去更多、更細化、更暖心的服務。
3月23日,以“推進‘五社聯動’關愛‘一小一老’”為主題的社工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除了公布廣州社工服務最新數據、總結近年來社工好項目、好故事之外,主辦方號召全市“雙百工程”社工站、廣大社工、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積極運用和創新“五社聯動”機制,針對獨居、孤寡、空巢老人、困境兒童、留守兒童等“一小一老”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開展關注需求、關懷走訪、關心互助、關愛幫扶等系列服務。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將會在各方力推之下被進一步打通。
【資料圖】
2023年廣州社工宣傳周系列活動啟動
2022年社工服務群眾超1700萬人次
截至2022年年底,廣州全市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的持證社會工作者數量在廣東省率先超過3萬人,其中,高級社會工作師18人,中級社會工作師4325人,助理社會工作師17920人。社工,正成為廣州街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務力量。
阿輝(化名),男,34歲,是一名臨時工,一家5口,二兒子早產,一出生就住進ICU,妻子身體不佳,父母是慢性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阿輝收入不穩定,長期照顧與陪伴妻兒,目前因治療欠醫院6萬多元的醫藥費,欠外債12萬多元。生活的艱難,令阿輝及其妻子存在低落、內疚、自責等一系列負面情緒。
通過“五社聯動”,社工協助阿輝成功申請了低保救助、同時鏈接了區慈善會、醫療救助、微心愿平臺、鎮事務辦、村委、志愿者協會、愛心人士等多方資源,人、財、物等資源折合人民幣約91402.59元,增強了阿輝的社會支持,其經濟壓力和負面情緒均得到了極大的緩解。阿輝家庭內部建立了有效溝通,一家人各司其職,互相支持和理解,共同學習。
隨著社工服務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像阿輝這樣的特殊群體得到了幫助。近年來,廣州市創新推動“五社(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聯動”,在基層社區構建起廣覆蓋、多元化、精準化的“五社聯動”共治體系,高效織密織牢兜底民生服務保障網。
廣州市社會工作行業黨委倡議發起廣州社工“紅棉守護暖朝夕行動”,開展關愛“一小一老”服務活動
在廣州社工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活動現場,主辦方發布了廣州社工“五社聯動”關愛“一小一老”好項目好故事入選名單,10個別具特色的好項目及10個感人心扉的好故事,匯集在《廣州社工推進“五社聯動”關愛“一小一老”好項目好故事選編集》中,充分體現了廣州社工多年來用心保障老人幸福晚年,用愛點亮多彩童年,為“一小一老”托起穩穩的幸福。
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來,廣州社工機構、“雙百工程”社工站聚焦“一小一老”群體需求,策劃實施居家微改造、圓夢微心愿、社區支持網絡搭建、心理健康服務等專項項目100多個,為“一小一老”群體構建了多元化、有溫度、有力度的項目服務矩陣和社區保護網絡,在服務“一小一老”方面展現了應有的責任擔當。
截止到2022年,廣州積極推動“五社聯動”機制建設,依托社工站全覆蓋設立176個社區慈善(志愿服務)工作站、廣州“公益時間”志愿服務站點,培育488個社區慈善基金、4200多支社區志愿服務隊伍。“雙百工程”實施以來,依托社工站累計培育志愿者56991人、培育社區社會組織995個,鏈接社會慈善資源8000萬余元,2022年服務群眾超1700萬人次。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通訊員:李國全、麥國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