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春假期的結束,各中小學就要陸陸續續開學了。然而,愛睡懶覺、寒假作業沒做完、玩游戲看電視……這些假期綜合征還沒有克服,“收心不到位,開學兩行淚”,家長和孩子要怎么辦?“佩奇”(配齊)一份收心攻略,很重要!
開學的“收心計劃”,從這8件小事做起
你為新學期做好準備了嗎?如果還沒有,不妨按照小編的建議,從下面這些小事情做起,收收心,準備新一年的學習,讓自己收獲更多,成長更多!
1、凈心、靜心
經歷了一個假期,整天看電視、打游戲、吃吃喝喝,心里能裝著學習的孩子還有幾個?恐怕時時刻刻惦記著的,還是那沒看完的動畫片,沒打敗的大boss吧。
所以,開學前第一件事,就是要清掃孩子的內心,讓孩子靜下心來走進課堂。這幾天,讓孩子感覺太興奮的事就不要做了,可以練練字,聽聽舒緩的音樂,看看書都是不錯的選擇。
2、早睡早起
打游戲、看電視到半夜,有的甚至玩通宵,第二天中午才醒,這樣的生物鐘要是放在課堂上,肯定不行!
從現在起,規定孩子10點之前必須上床準備睡覺,定好早起的鬧鐘,最好和上學時間吻合,逐漸將孩子的生物鐘調節到上學日的狀態。
3、閱讀、收心
眼看著緊張的學習生活又要開始了,一個假期都沒怎么看書的孩子,也別指望著他能馬上進入到學習狀態中。所以,開學之前讓孩子靜下心來閱讀,內容不需要多么權威以及專業,只要是孩子喜歡的就可以,幫助孩子收心之余,還能拓展孩子的知識面。
4、制定計劃
寒假期間懶洋洋,做什么似乎都不在計劃之內。但學習可不能沒有計劃性。一份井然有序的學習安排,一個激勵自己的學習目標,一定會幫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
在新學期開始之前,家長們不妨找孩子談談心,問問孩子對這學期學習的計劃,必要時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幫助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給孩子一些憧憬,比如開學就可以見到同學們啦,又可以一起愉快地學習、玩耍啦,這會讓孩子對新學期充滿期待,想早日回到校園。
5、備好裝備
想想我們上學的時候,唯一能讓自己對新學期有些期待的,恐怕就是可以買新書包和新文具了吧。家長可以用新裝備給孩子美好的新學期祝福,讓孩子帶著愉快的心情走進新學期,孩子會更加珍惜開學時光的。
6、溫故知新
經過一個假期的休息,你家孩子的思緒恐怕還停留在假期的安逸里。雖說新學期新起點,但沒有舊知識做鋪墊,新知識學起來肯定費勁。所以,簡單地復習一下上學期的知識重點,溫故而知新,提前預習一下新學期知識,使孩子更加順利進入新學期的學習。
7、收拾干凈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靵y的環境會給人失控的感覺。自己的屋子以及學習課桌,每天花幾分鐘收拾干凈,不用的就收起來或者直接扔掉。這樣既能使周圍環境井然有序,又可以有效調節心情,提高學習效率,進一步遠離壓力。
8、遠離手機
如今,越來越多的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手機,手機依賴癥也成為普遍現象。據尼爾森的全球調研報告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天在智能手機上花費170分鐘,除去睡覺的8小時,也就是平均每5.6分鐘看一次手機。
新的一年里,遠離手機,好好學習吧!
家長心態平和,幫孩子做好“收心”4法
首先,面對孩子心理上的變化,家長要平心靜氣,保持“孩子虐你千百遍,你仍待他如初戀”的心態。當孩子處于焦慮狀態的時候,父母如果比孩子還焦慮,會讓孩子更加焦慮。父母保持心平氣和、波瀾不驚的狀態,會讓孩子的安全感倍增。這時候父母需要用行動和表現向孩子傳遞這樣的信息:開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兒。
其次,家長要陪孩子一起“收心”,讓孩子深刻體會到“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1.調整作息時間。
假期的生活作息常常不規律,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是常見現象。如果生物鐘不及時調整,那么開學后上課就會遲到、打瞌睡。因此,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安靜的“收心”環境,及時關閉電視、網絡,與孩子一起調整家庭作息時間,按照平時上學時間正常就寢、起床、飲食,以免開學后生物鐘錯亂,影響學習。
2.平等互動交流,和孩子一起擬定新學期學習計劃。
父母不管手頭工作多忙,每天都要擠出時間與孩子平等交流,這樣才能真正“懂”孩子。在此基礎上和孩子一起協商擬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新學期學習計劃(此過程以孩子為主,家長的作用為輔助和引導)。這樣會讓孩子心中有數,有“底”,從而有助于減輕對未來不確定因素的焦慮情緒。
3.做好開學前的“物質”準備。
低年級學生可在家長的陪同下準備學習和生活用品,高年級學生要自己將衣服、鞋帽等洗刷干凈,做好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另外,飲食上也要調整。孩子在假期形成了吃飯暴飲暴食的習慣,吃飯時間無規律,餓了就會吃零食。家長要慢慢改變孩子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合理膳食,三餐時間要嚴格遵循規律。
4.借鑒“皮革馬利翁效應”,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皮格馬利翁效應亦稱“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指人們基于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簡單地說,皮格馬利翁效應留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贊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并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
家長們應該經常不失時機地向孩子傳遞這樣一種信息:無論任何時候,父母都會堅定地相信“你能行”。可以多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開學了又可以見到久違的好朋友,可以學更多新東西,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可以讓自己更加厲害等,讓他們對學校有所憧憬。
開學前,督促孩子“熱身”6步走
1.學業上別欠賬。積極完成寒假作業,對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天經地義”的事。要盡快保質保量完成作業,才能在開學后“有面子”去見老師和同學。這是減輕開學前焦慮的一項重要內容。
2.合理使用手機和電腦。多數學生假期以休息、娛樂為主,以學習為輔,老師和家長一般沒有過多干預。開學前,學生對電視節目和游戲往往意猶未盡,此時學生要接受家長的意見,主動克制自己,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3.進行開學前的“熱身”。作業完成后,要安排時間“溫故知新”。如復習上學期學過的英語單詞、數學公式、物理定律等,喚醒大腦里儲存的記憶;提前預習新學期知識,這也是很重要的環節。
4.適當運動和閱讀。運動是對付情緒低迷的很好方法。如果你已經開學或是在家等待開學,請馬上動起來。有條件的可以去健身房或者運動場跑步,沒有場地的可以在家隨便跑動,當你運動起來就會發現狀態會好很多。在不想動的時候,趕緊拿起你喜歡的書籍翻開看看,讓自己整個人都沉浸在書本當中,去體驗閱讀的快感,每天保持閱讀的習慣,狀態就會逐漸積極起來。
5.學會自我暗示,做心理調適。讓孩子自己告訴自己:開學了,必須收心了;放松心情,定好學習目標;結束休假模式,啟動新的征程。
6.多和同學及父母溝通。新學期和要好的同學見了面,聊聊新學期的打算,聽聽同學的心聲,從而了解到不少同學和自己有同感,有助于緩解緊張情緒,讓自己心情釋然。多和父母溝通,父母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閱歷,可以從父母那里獲得很好的支持和指導。
最后,給家長們提個建議:請以不生氣為理論,堅持不吼叫、不動手的基礎原則,努力堅持陪伴和引導孩子成長,將“孩子虐你千百遍,你仍待他如初戀”的精神發揚光大。畢竟,當父母是一項光榮而長遠的任務,要一次又一次經受住打擊,又必須一次又一次地滿血復活。
老師分享幾招“收心秘籍”
假期即將結束,可是不少孩子卻“玩興正濃”,這讓不少家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這樣下去,開學了可怎么辦呀?為此,記者采訪了某小學班主任劉老師,劉老師提醒家長們:開學收心要趁早,最好提前兩周開始,這樣才能避免“開學綜合征”,從而不浪費開學的寶貴時間!今天,劉老師跟家長們分享一些收心經驗,我們也快行動起來吧,以最佳狀態迎接新學期!
秘籍一:提前調整作息
不少同學在放假期間有可能玩到很晚才睡覺,當然起床也是很晚嘍!為此,劉老師提醒,在開學前半個月就有必要調整好生物鐘。家長可以前一晚讓孩子早一點上床休息,第二天早一點起床,提前放放音樂,以便提神醒腦。還可以給孩子買一個他所喜歡的小鬧鐘,發揮小鬧鐘的作用。
此外,不只是睡眠需要注意,孩子一天的活動也要盡量向學校的課程安排靠攏,比如上午8點—11點正是上課時間,不要讓孩子過分沉迷于游戲玩樂,最好靜下心來讀讀書。如果從現在起堅持到開學,孩子的“玩心”定會有所收斂。
秘籍二:減少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
從現在開始,家長必須要求孩子逐漸減少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和次數。比如,孩子之前每天看電視、玩游戲的時間有4個小時,要一天天逐漸把時間減少到3個小時、2個小時、1個小時。
秘籍三:逐漸增加孩子學習的時間
這個階段,家長可以主動了解孩子假期作業或學習計劃的完成情況,看看哪些作業還沒做完,哪些知識點還沒掌握,查漏補缺,還可以對新學期的新知識做個初步預習,目的是讓孩子慢慢地把心往學習方面靠攏。
秘籍四:讓孩子自己準備新學期的學習用品
讓孩子學著自己動手,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自立自理的能力和習慣。帶著孩子去書店,跟孩子一起挑選新學期的書籍和學習用具,通過提前準備學習用具來營造開學的氛圍。
秘籍五:多和孩子“閑聊”,陪孩子聊出學習興趣
說實話,告別假期,返回學校,大多數孩子還是不大情愿的。這段日子,家長要和孩子做好溝通,和孩子討論學校的人和事,激發起孩子對學校生活的興趣,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態迎接新學期;茶余飯后多與孩子聊聊學校里的趣事,喚起孩子在學校的美好回憶。
有的孩子可能整個假期都沒有和同學來往,提一提與孩子關系好的同學,或許孩子會渴望見到同學,在潛意識里會對新學期有所期望。
秘籍六:討論新學期計劃,樹立目標
在此劉老師提醒廣大家長:馬上開學了,父母應該適當把握時間,早日有意識地幫孩子把心收一收,為開學做準備。“其實,收心的過程就是讓孩子從假期放松的生活狀態,過渡到有規律生活的狀態。家長無需太刻意。”劉老師說,家長可以在交談中讓孩子總結自己去年做得好的地方,今年有什么打算,還可以問問需要提供哪些幫助。
“不用一次談完,家長可以借一些日常談話機會,介入這些話題,這樣也可以達到一種收心的心理暗示效果。”劉老師接著說,同時需要引導孩子樹立合理的新學期目標。此外,孩子有“假期綜合征”是難免的,家長要理智對待,不要盲目給孩子加壓,收心也要講究循序漸進,欲速則不達哦!(據新華網、央視網、中國新聞網、燕趙晚報等綜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