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日報報道海天醬油疑現活蛆后,9月17日,爆料人李先生又給本報提供了當時自己記錄下來的圖片和視頻。在視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瓶內有疑似蛆蟲在蠕動。
目前,因個人原因,爆料人已在社交平臺上刪除了這段視頻,同時向記者證實,圖片和視頻確系自己拍攝。
隨后,記者聯系了某電商平臺的海天官方旗艦店客服,對于食品安全問題,客服表示,不能對已售出且開封食品做出任何回答;而據浙江臺教育科技頻道此前報道,海天調味品公司在遇到類似醬油瓶內發現活蛆案例時,給出的回答是“開瓶后保存不當”。
海天醬油瓶內頻頻出現蛆蟲,廠家歸咎于消費者保存不當,消費者則認為產品存在質量問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解讀稱:“海天醬油瓶內出現蛆蟲事件,一方面和海天味業在生產醬油過程中的殺菌環節有關。另一方面,消費者是否合理使用及存放環境也會影響產品質量。出現一次蛆蟲事件可能是偶然現象,但多次出現蛆蟲事件,這不禁讓人質疑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這也將嚴重損害該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信任度。”
截至記者發稿前,海天并未對此食品安全事件公開回應。
不過,朱丹蓬觀察分析指出,作為調味品行業體量最大、利潤最高的企業,海天味業在二級市場上曾受到資本的追捧和青睞,經歷了近半個月的股價回調后,海天味業市值大幅縮水。如果此時在消費端屢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這將直接影響海天味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或將進一步對股價和市值產生沖擊。
記者梳理公開數據發現。今年上半年,受益于疫情影響下“宅經濟”的紅利,海天味業半年營收同比增14.12%至115.95億元,其中醬油產品貢獻了66.25%;凈利同比增18.27%至32.53億元。
隨之而來的是股價大漲,甚至在本月初,海天味業股價首次沖破每股200元,市值突破6500億元。不過當日午后即暴跌,市值也大幅縮水。隨后其股價整體呈下跌趨勢,總市值也相較最高值時減少逾千億元。
來源:廣州日報
關鍵詞: 海天醬油疑現活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