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員幫辦‘微心愿’”活動中,長城新媒體記者報道了內丘縣人民法院駐大和莊村第一書記李強的“微心愿”:想請農業專家為村里酸棗仁產業發展“把把脈”。
這條“微心愿”受到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田偉的關注。多年來田偉一直致力于酸棗產業的研究,認領“微心愿”后,他趕到大和莊村實地走訪調研。
在大和莊村的會議室里,田偉和十幾個種植戶代表圍坐在一起,就如何發展村里的酸棗產業展開了熱烈討論。
“世界棗仁看中國,中國棗仁看邢臺。內丘縣是全國聞名的道地藥材‘邢棗仁’的優勢產區,酸棗仁行情近20年來持續上漲,目前每公斤300元,遠高于其他作物。”田偉還建議,可以充分利用酸棗林下空閑土地大力發展酸棗林下間知母、黃芩等低矮的中藥材或者花生的套種,搞農業立體化種植。
“我們這兒酸棗樹以野生為主,而且品種較多,良莠不齊,加上破壞性采收,產量較低。”老鄉們的問題越來越有針對性。
“可以選擇土層較厚等立地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塊進行酸棗苗種植,再選擇豐產性好、出仁率高,成分符合《中國藥典》要求的優良品種進行嫁接,酸棗芽體萌動前后為嫁接最佳時期,成活率高,愈合快,苗木生長健壯。”田偉結合自己多年所學,對大家提出的問題逐一進行回復。
田偉經過實地考察確認,大和莊村獨特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發展酸棗種植產業,對于未來的產業規劃也給出了中肯的建議,“可以在灌溉田里進行育苗,每畝可達8000到15000株,每株約兩元,效益很可觀。通過嫁接進行品種改良,還能獲得高產優質的酸棗。”
“田老師給了我們很大啟發,尤其是發展育苗的建議,為下一步如何發展酸棗產業指明了道路。”大和莊村第一書記李強告訴記者,村里的酸棗產業發展離不開專家的指導,“下一步,我們還會邀請田老師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進行技術指導、產業咨詢,助力大和莊村酸棗產業提質增效。”(記者武新杰 周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