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河北省農科院傳來好消息,省農科院糧油所培育成功的玉米新品種冀玉757通過國家黃淮海區審定。據農業農村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籽粒品質分析,冀玉757粗淀粉含量達76.28%,達到工業加工專用高淀粉型玉米標準。
根據國家級玉米品種審定標準(2021年修訂),高淀粉玉米品種是指粗淀粉含量≥75.0%的玉米品種,而普通玉米品種粗淀粉含量≥69.0%即可達標。冀玉757品種粗淀粉含量高達76.28%,是黃淮海區國審品種中粗淀粉含量較高的品種之一。
河北省種子總站統計數據顯示,河北省目前在農業生產上的10個主推玉米品種的淀粉含量平均為73.26%,冀玉757品種淀粉含量比現有主推品種平均高出3.02個百分點。專家介紹,冀玉757新品種的問世,對于拉長河北省玉米產業鏈,帶動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利條件。
該品種主研人宋煒副研究員介紹,冀玉757突出優點是高淀粉、糧飼兼用、大穗高產、抗倒、廣適。該品種2017-2018年參加黃淮海夏玉米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38.0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2%。201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80.7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3.45%。該品種青貯品質優良,糧飼通用。據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檢測,冀玉757粗蛋白、粗淀粉、酸性洗滌纖維、中性洗滌纖維等各指標含量均達到國家一級青貯玉米標準。
該品種適宜在黃淮海夏玉米區的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南部及以南地區、陜西省關中灌區、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及晉城市部分平川地區、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湖北省襄陽地區種植。(河北日報記者趙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