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越秀區(qū)新河浦,在無數(shù)充滿文藝氣息的老洋房之中,有一所百年名校,宏偉的門樓和紅墻綠頂?shù)膰鷫ΡM顯百年老校的風韻,處處洋溢著濃郁的書香氣息。東山培正小學用高質(zhì)量的教學和高品質(zhì)的校園創(chuàng)建,成功入選廣州地區(qū)“2021—2023年創(chuàng)建廣東省文明校園先進學?!泵麊?,也成為廣州33所入選學校之一。
“培后進兮其素志,正軌道兮樹風聲”,東山培正小學不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深入挖潛“善正文化”資源的育人功能,大膽開展課程設置改革,如今已經(jīng)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教育界的一張響亮的名片。
扎根紅色沃土,創(chuàng)新研學形式
在激昂的音樂聲中,五年級的隊員解下相伴多年的小號紅領巾,放入自主設計的信封中永久珍藏,同時,換上大號紅領巾,開啟了新的成長篇章。在秋意漸涼中,鮮紅的大領巾如一抹灼熱的火焰,點燃了隊員們不斷成長、不斷拼搏的決心。這是2021年東山培正小學紀念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2周年主題隊日活動上的一幕,也是東山培正小學聚焦政治啟蒙,激勵少先隊員愛國愛黨,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實踐。
位于紅色史記分布最為密集的越秀區(qū),東山培正小學積極挖掘紅色資源,創(chuàng)新紅色研學形式引領學生傳承紅色精神,賡續(xù)紅色血脈。為構建少先隊員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培正小學創(chuàng)造性地把“愛黨章”“愛國章”等紅領巾獎章榮譽激勵貫穿紅色研學實踐中,讓少先隊員踴躍參與校內(nèi)外的研學活動。
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培正小學堅持校館攜手聯(lián)合,學黨史跟黨走,充分利用家門口的紅色文化資源,積極發(fā)揮“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實踐教育相統(tǒng)一”的少先隊工作法寶,讓隊員在實踐中深入學習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光輝歷程,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一段短視頻、一張手抄報,培正的學生們在暑假期間用多種學習方式,深入立體研學,學校在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豐富內(nèi)容,讓給紅色教育輻射校內(nèi)校外,也將紅色研學打造成為少先隊員最喜愛的主題研學。
事實上,早在2006年,培正小學就已成立學雷鋒善正志愿團,它曾獲廣東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創(chuàng)新案例獎,是全省唯一所獲得此項殊榮的小學。學校整合校外資源,鼓勵隊員以小隊、中隊、結對子的方式進行各類志愿服務,社區(qū)、城市角落、郊區(qū)山野、偏遠山區(qū)都有培正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服務滲透、貫穿在日常的生活中。
加強少先隊工作,沒有終點,只有新起點。隨著《中共中央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出臺,培正少工委在全童分批入隊方案上做出了重大革新,如扎實、豐富隊前教育;大手拉小手,除了中隊輔導員利用少先隊活動課開展形式多樣的隊活動,高年級隊委還送課入班,錄制隊前教育視頻,創(chuàng)新形式幫助準隊員學習隊知識;規(guī)范入隊程序、儀式等一批活動都增強了隊員的光榮感和組織歸屬感。
立德樹人,傳遞文明善正之音
“各位乘客,下一站是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一輛紅色公交穿梭在越秀的大街上,車上的小小講解員每到一處就為大家講解該景點的紅色故事。廣州市越秀區(qū)東山培正小學“善正志愿團”的紅領巾講解員正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吧普驹笀F”加入廣州市越秀區(qū)少工委組建的“新時代越秀少年紅色史跡講解隊”,開始在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進行講解活動。
文化引領,傳遞文明善正之音。培正小學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發(fā)揮所有課程的育人功能,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
在培正小學,校長葉志丹和書記黃曼君親自擔任思政課程教學,打造“校長率領—專家引領—骨干帶領—全員參與”的思政育人發(fā)展模式,學校有十余位老師積極承擔廣東省教育廳的廣東特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專題資源建設任務,完成省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專題資源微電影1個,制作了多個資源包。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抓好教師團體的思政建設,是培正小學的重點工作之一。學校大力推進思政課程的新探索,其中,羅笑老師評為“廣州市思想政治理論課十佳宣講教師”、黃曼君書記主持的課題《利用廣州紅色資源開展思政課教學》以“優(yōu)秀”等級結題、三位老師的微課被評為廣州市100節(jié)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示范微課,多位老師在省市區(qū)各級平臺展示公開課,并遠赴新疆等地傳經(jīng)送寶。
此外,學校還開設了“幸福聊天室”,“沙盤游戲”課程及“學能生輔導活動”,并進行個案跟蹤,以班為面開展富有實效的班級團康活動,建立新生心理檔案。2020年春的新冠疫情暴發(fā)以來,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活動,促進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諧發(fā)展。
緊扣創(chuàng)建主題,打造創(chuàng)新活動
一件件由廢紙制作成衣服,用飲料瓶打造的水培植物臺還有用冰棍棒制作成為收納盒,這些創(chuàng)意都來自培正小學學生之手。在十月假期中,同學們擼起袖子挑戰(zhàn)自己的雙手和大腦,參與到學校組織的“變廢為寶收獲多,奇趣勞動多快樂”勞動實踐活動中,將家里廢棄的物品好好利用起來,使它們重新煥發(fā)光彩。
勞動凝聚智慧,勞動創(chuàng)造生活。同學們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了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將新穎思路融合于手工之中,生動映襯了綠色環(huán)保創(chuàng)意作品展的活動主題。一件件精美奇趣的作品吸引來各年級的同學駐足欣賞,一聲聲贊嘆是同學們對同伴的各類作品的認可。
這樣的創(chuàng)意活動在培正小學并不少見。開展勞動、生命教育、環(huán)??萍夹麄鹘逃?、志愿服務、數(shù)學、英語文化周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是培正小學的日常。
學校緊扣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主題,以活動為抓手,大膽創(chuàng)新,把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工作融入學校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融入學生學習生活各個方面。實施科學教育與人文精神培育統(tǒng)整的“善正品格培育”特色課程。
學校開展“善學”“正行”系列活動課程,成立了校史教育、環(huán)境教育、電影課等十多個特色教育項目,以及紅藍測向隊、田徑隊、合唱團等四十多個特色社團,形成“培德正心、文化育人”的德育活動課程體系。
提出“無體育、不培正”的理念,采用“基礎+拓展+特色”實施模式,讓學生享受陽光體育展現(xiàn)自我風采;形成體育課堂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后體育拓展以及各特色體育項目隊伍相結合的大體育格局。體育作業(yè)人人做,日日做,通過體育運動“催化學生全面成長。
打造育人環(huán)境,建設校園文化
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有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豐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校園建設彰顯深厚的文化底蘊。學校宏偉的門樓和紅墻綠頂?shù)膰鷫ΡM顯百年老校的風韻,處處洋溢著濃郁的書香氣息。大門樓懸掛“培后進兮其素志,正軌道兮樹風聲”對聯(lián),蘊涵著培正的教育宗旨。國家領導人葉選平親筆書寫了校名,學校的四座教學樓分別冠名“蒙學樓”“博學樓”“格致樓”“善正樓”,激勵著莘莘學子銘記“至善至正”的校訓,弘揚培正“熱情與理智”相融的紅藍精神。
讓學校的每堵墻都會說話,增強學校文化的張力和活力。德育文化墻上,雕刻著小學生守則和小公民道德規(guī)范壁畫,“龍文化”“好習慣”壁畫,“名人長廊”“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名人格言”等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各專用場室設計具有時代特征、創(chuàng)新氣息的標語。
學校充分利用電子屏、微信公眾號、紅領巾電視臺、學校網(wǎng)站、宣傳欄、黑板報等多種形式,以及升旗儀式、晨會、班隊會、社會實踐活動等,結合各種節(jié)日、紀念日、宣傳日或?qū)W校的重要活動做好文明、文化宣傳,堅持每月更換墻報宣傳和雙周舉辦“紅領巾善正論壇”活動,極大發(fā)揮了校園文化陣地的優(yōu)勢。
通過規(guī)范班級教室布置,引導各中隊定隊標、隊訓、中隊之星,課室設置中隊志愿服務崗、紅領巾圖書角、隊員優(yōu)秀作品展等,營造生動活潑、健康文明、催人奮進的良好育人氛圍。
記者馬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