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來萬物休,唯有柿樹掛燈籠。十月份,涼風送爽,廣州從化呂田鎮桂峰村的柿子迎來了大熟期。村子里的田間地頭、房前屋后都散落著柿子樹。一個個紅彤彤的雞心柿掛在枝頭,宛如一盞盞小燈籠,給深秋的村子平添了幾分喜慶的氣息。
記者了解到,桂峰村種植的柿子多為雞心柿,柿樹種植3-6年后開始結果。每年3月底、4月初,柿樹開花結果,9月開始陸續成熟,采摘期一直到12月。柿子是桂峰村普遍種植的農作物。據村里的果農介紹:“桂峰村的柿子樹大多都有十幾、二十年樹齡,如今正是柿樹的盛果期。”
據呂田鎮農業農村辦統計,目前,呂田鎮轄內柿子樹種植面積約10937畝,其中,桂峰村柿子種植面積約1394畝。
秋分柿子如瓜皮,霜降柿子軟如泥。霜降已過,青澀的柿子逐漸豐盈,顏色也逐步從橘紅色轉變為深橙紅色。柿子大約熟至七、八成時,村民就會用長長的摘果工具將果子從樹上夾下來。剛摘下來的果子放上幾日便能熟透,剝開薄薄的皮,豐腴汁水瞬間溢出,咬上一口,甘甜誘人。
為了延長柿子的保質期,桂峰村的果農也會將柿子曬成柿干。從采摘到削皮,到晾曬,柿干的制作過程長達半個月。經過秋風和陽光十多天的潤養,柿子個頭縮小一倍以上,顏色轉為深紅即算曬成。曬好的柿干外皮有嚼勁,果肉軟糯香甜且不粘牙,全然是另一番滋味。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鉆瑩、蘇韻樺通訊員呂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