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發布經濟數據,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29.12億元,同比增長9.9%。
在這背后,廣州的紓困減負政策發立見成效。針對5月出現的本土疫情,廣州及時出臺實施“紓困9條”“雙統籌46條”等政策措施,累計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超316億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推動前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顯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
工業投資釋放新動能
工業和制造業的用電量被視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這一數據的持續增長也得益于廣州近年來對工業投資的推動。
7月,廣汽豐田新能源車產能擴建項目一期在廣州市南沙區正式投產,預計釋放產能20萬臺/年。10月,小鵬汽車位于中新知識城的廣州智造基地全面封頂,規劃年產能10萬輛。工業結構的持續優化為廣州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廣州全面啟動實施以市領導為“鏈長”和以龍頭企業為“鏈主”的雙鏈式“鏈長制”,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4.6%,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8.1%,增速比工業平均水平高17.8個百分點;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58.8%,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6141.43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30.7%,比2020年提高0.3個百分點。
尤其是在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方面,廣州獲批“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首批試點城市”,加快建設車聯網先導區及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自動駕駛創造“十項全國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量大幅增長78.2%。生物醫藥產業同樣增速明顯,康方生物等一批重點項目竣工投產,百濟神州加快產能爬坡,醫藥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22.7%,兩年平均增長16.2%。
1-9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6.3%,其中出口增長20.5%,進口增長10.7%,進出口、出口規模均創歷史同期新高。一是用足用好全國首個RCEP 跨境電商專項政策。廣州印發《廣州市把握RCEP機遇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對跨境電商企業自建海外獨立站給予資金支持,帶動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127.6%,其中跨境電商出口大幅增長318.7%。二是加大對中歐班列的支持力度。大灣區至東盟國際貨運班列、華南地區直達烏克蘭中歐班列相繼首發,1-9月我市中歐班列已開行117列,同比增長48.1%,貨值高達6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倍。三是推動市場采購與專業批發市場和貿易平臺深度融合,認定流花服裝批發市場為第三批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專業批發市場;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新增“花都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聲頻電子)”,總數達8個,數量全省第一。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申卉、徐雯雯 通訊員:穗發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莊小龍、許曉芳、文靜、蘇俊杰、楊耀燁、陳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