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首個TOD示范項目——赤沙車輛段項目落戶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啦!該項目于日前已獲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海珠區分局批復建筑工程設計方案,將新增約26萬平方米的住宅,致力打造琶洲核心片區多元融合的24小時活力社區。
項目沿黃埔涌實景融入圖
打造“零換乘”交通體系彰顯赤沙綠洲生態魅力
TOD項目是以公共交通為導向,以交通樞紐為核心,融入產業、居住、商業等復合業態,同時滿足居住、辦公、購物、娛樂、出行、休憩等多功能需求的規劃發展模式,打造成集商業辦公、品質住宅、公服配套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在眾多TOD項目中,赤沙車輛段項目占據著廣州市區中心優越的地理位置,項目地塊處于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地理幾何中心,與琶洲互聯網創新核心區僅一涌之隔,為廣州數字產業升級提供人才安置的聚居地。
赤沙車輛段項目用地面積約21.1萬平方米,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住宅約占26萬平方米,商業辦公約占1.4萬平方米,其中地塊配有36班九年制一貫學校、幼兒園、派出所、肉菜市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服務站等綜合的公共服務設施,重點布局軌道交通、商務辦公、品質住宅、公共設施等功能配套,形成多種業態復合的智慧型城市綜合體,致力打造琶洲核心片區多元融合的24小時活力社區。
未來,赤沙車輛段項目將以其高效的土地利用、方便快捷的交通配套、生態環保的公共設施,致力于打造世界級綜合體。項目主要凸顯四大特色:
(一)TOD立體復合,提高土地利用價值
以軌道站點為核心,通過立體交通核,連接辦公、商業、城市開敞空間等一站式服務設施,通過軌道段場上蓋開發,結合蓋板,轉變單一低效用地現狀,提高土地利用價值。
(二)綜合交通專項,打造“零換乘”交通體系
構建八橫五縱的區域道路網絡,實現片區與周邊重要區域的快速聯系;通過上下匝道使蓋板層和周邊市政道路無縫銜接,增設軌道交通接駁環線,加強對外公共交通銜接;梳理區域慢行通道,增加自行車停放設施,完善項目地塊內外慢行交通銜接;加強蓋上蓋下一體化交通銜接,營造便捷舒適的全時段開放立體慢行交通環境;增加公共交通服務設施,打造多種交通方式無縫銜接的“零換乘”交通體系。
(三)建筑方案大師做,打造世界級綜合體
借鑒知名優秀建筑設計項目,謀劃匯聚國內外大師團隊,主導核心組團建筑方案深化設計,在國際視野下高標準、高要求開展建筑深化設計,打造城市精品名片。
(四)彰顯赤沙綠洲生態魅力,打造生態休閑的標桿
利用場地高差因地制宜進行低影響開發式的海綿城市設計,打造階梯式生態公園,柔化蓋板垂直立面,構建“城-綠-水”交融的城市生態玄關;塑造舒適的慢行環線,打造空中生態長廊,創造全齡化服務的休閑健身場所;空中連廊允許跨地塊連通,作為公共設施對公眾開放使用。
項目沿黃埔涌效果圖
高水平推進海珠區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海珠區分局按照市工作任務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水平推進海珠區高質量發展,加快落實地鐵站場綜合體綜合開發工作要求,積極推動市重點項目落地建設。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空間定位、沿江高質量發展規劃等上位規定,強化規劃設計引領作用,以高標準的設計指導和提高實施建設,以實現琶洲地區“最高水平城市設計、最節約集約用地、最優人居環境、最通暢交通、最美生態景觀、最完善公服配套”的目標。項目位于城市重要景觀地段,通過組織專家評審的方式,強化城市設計和建管風貌管理,對項目的城市設計風貌、沿江天際線、立面景觀效果、重要公共空間以及整體景觀予以管控,打造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城市空間品質。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通訊員:李惠姍、劉曉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