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看著自己的“小心肝”,眼神里充滿愛意。
醫護人員懷里的婷婷十分乖巧。
8個月大的女嬰婷婷(化名)因患先天膽道閉鎖變成“小黃人”,急需換肝續命。由于等不到合適的肝源,婷婷爸爸決定為心愛的“心肝寶貝”獻出自己的一片肝。
爸爸舐犢情深,讓醫護人員深受感動。記者昨日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器官移植中心獲悉,該院副院長劉超教授率領多學科團隊,克服寶寶月齡小、患先心病、血管纖細、圍手術期護理風險大等諸多困難,近日成功完成了這例親體肝移植手術。術后,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婷婷闖過了多個難關,恢復良好,昨天上午在父母的陪伴下出院。
女兒變成“小黃人”還有先心病 爸爸媽媽堅決不放棄
據婷婷爸爸介紹,婷婷于今年2月14日出生,是家里第二個女兒。婷婷出生幾天后,黃疸遲遲不退,而且越來越嚴重,大便顏色還發白。看到“小心肝”變成了“小黃人”,父母心急如焚,帶著她去專科醫院求醫,這才發現女兒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
“醫生建議等寶寶大一些,再做肝移植。身邊所有人都在勸我們放棄,說我們還年輕,還可以再生一個寶寶。”婷婷爸爸說,夫妻倆的想法是一致的:再生一個寶寶,也不能代替她!“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父母說什么也不能放棄啊!”
眼看心肝寶貝的腹部日漸腫脹,食欲和精神不佳,身體一天天消瘦,飽受折磨,父母心如刀割。“看著她的狀態一天不如一天,我嘗到了絕望的滋味,我們不想再等下去。”婷婷爸爸說,夫妻倆慕名向劉超教授團隊求助,希望能盡快為孩子進行肝移植。
“這個寶寶剛入院的時候,全身皮膚鞏膜重度黃染、呼吸急促,腹部明顯膨隆,飲奶量也從每次180毫升下降至80-90毫升左右。”劉超教授表示,婷婷急需進行肝移植手術治療。
然而,婷婷患有先心病,這為肝移植手術增加了風險。“這個寶寶心臟房間隔缺損達9毫米,如果做肝移植手術,術中及術后心臟衰竭風險較大。”該院兒科覃麗君主任醫師介紹。
為使肝臟“達標” 爸爸一月減重18斤
先救心還是先救肝?能否一次手術解決兩個問題?寶寶身體能否吃得消?
醫院立即啟動討論,經PICU、ICU、麻醉科、兒童心內科、兒童肝病科、兒童營養科、影像科、心理科及護理團隊等多學科討論后,考慮到婷婷年齡太小,一次難以承受兩個重要臟器手術的打擊,醫院決定先為孩子換肝,待其身體恢復后再進行先心病的治療。
等不及志愿者捐獻合適肝源,為了盡快給寶寶換肝續命,婷婷爸爸選擇“割肝救女”。很幸運,父女的配型相合,但又一個難題出現了:婷婷爸爸需盡快減輕體重,以便讓肝臟符合移植標準。“女兒本來就是爸爸的‘小心肝’,只要能救回寶寶,我愿意付出我的所有。”婷婷爸爸動情地說。他每天積極鍛煉身體,在一個月內迅速減重18斤,終于達標。
父女同上手術臺 多學科團隊聯手克服難題
10月14日上午,親體肝移植手術正式開始,婷婷和爸爸一同被推進手術室,兩臺手術同步進行。
醫生先從婷婷爸爸的肝臟上切取左外葉,同一時間,另一組醫生完整切除婷婷的病肝并保留重要的管道,之后將爸爸捐獻的左外葉植入到寶寶體內,經超聲確認血管通暢后結束手術。
“婷婷只有8個月大,血管非常纖細,尤其是動脈直徑只有1-2毫米,血管吻合的難度大,對外科醫生的技術要求非常高,需要借助外科手術顯微鏡才能完成。”劉超介紹,用來給婷婷縫血管的線,用肉眼幾乎看不到。
該院麻醉科副主任曹林率領麻醉團隊,全程為父女保駕護航。“嬰兒麻醉的風險要高于成人。寶寶的臟器發育不如成人,寶寶心臟如小拳頭大,心肌發育不完善,更何況這個孩子心臟的房間隔缺損,術前發生過心衰,這也讓手術‘難上加難’。”曹林說。
補液也是巨大挑戰,要控制好補液量,多一滴、快一點都不行。麻醉科經過術前討論,通過術中的精細管理,同時兒童心內科專家全程在場協助,幫助婷婷平穩度過了危險期。
經過11個小時的“戰斗”,這臺親體肝移植手術順利完成。術后婷婷轉入ICU,由PICU和ICU的醫護人員精心照料,接下來又是一場決定移植手術最終成敗的“硬仗”。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重癥醫學科外科ICU主任何清介紹,嬰幼兒器官移植手術在術后有幾大難點,除了容量精細化管理,抗感染、抗排斥反應和鎮痛鎮靜等藥物的使用以及移植肝功能的監測和維護,喂養/營養支持也是一個難題。
“8個月大的寶寶只會喝奶。小小的人兒離開父母,到了陌生環境,加上術后傷口疼痛,身上又插滿了管道,一怕就哭,一哭就容易嗆奶,出現危險。”何清介紹,婷婷咳嗽能力較差,肺部容易感染,醫護人員定時給她拍背吸痰。
記者獲悉,為安撫婷婷,每個當值的醫務人員都要抱抱她,給她情感支持。外科ICU還特別成立了由新晉“奶爸”、“奶媽”或孩子小的“精兵強將”組成的“溫暖”護理組來照顧婷婷,挑選組員有一個額外標準——“特別會抱孩子”。
術后兩周,婷婷由ICU轉回普通病房。術后1個月,婷婷順利康復出院。如今,婷婷皮膚不再發黃,胃口也比以前好了很多,一頓可以喝150毫升的奶。“看到女兒恢復健康和活力,我們終于放下了心頭大石。”婷婷爸爸說。
“女兒本來就是爸爸的‘小心肝’,只要能救回寶寶,我愿意付出我的所有。”——婷婷爸爸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陳憂子
通訊員張陽、黃睿、顧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