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法院執行案款集中發放日活動拉開序幕。在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法院分會場現場,在法官和工作人員的見證下,申請執行人逐一領取執行案款。接過或厚或薄的現金、支票,他們的眼里都泛起了笑意,隔著口罩也能感受到他們的心情。
據了解,本次執行案款發放現場,荔灣法院共為11名申請執行人發放案款16.9萬元,并將繼續通過線上轉賬方式向其他申請執行人發放614萬余元。
因工導致十級傷殘
司法暖心救助緩解當事人生活壓力
2017年6月,工人蔣某在某花場搭建花棚時,與其一起作業的工人鄧某在沒有提醒蔣某的情況下擅自移動了支撐梁,從而導致蔣某從3米高處跌下受傷。
受傷后的蔣某雖被送至醫院治療一月有余,后其左側股骨頸骨折致左髖關節喪失功能25%以上,經鑒定為十級傷殘。
經法院判決,要求某花場賠償蔣某5.4萬余元,鄧某賠償蔣某5.7萬余元。
然而,判決生效后,蔣某并未收到某花場和鄧某的任何賠償款,無奈之下向荔灣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劉國樑法官在收到案件后及時與被執行人溝通協商,促使某花場及其負責人履行了判決義務,但鄧某卻一直沒有履行賠償義務。劉法官窮盡執行措施,未發現被執行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案件以終結本次執行結案,并對鄧某采取限制高消費措施。
如今,蔣某年事已高,因左側股骨頸骨折多次入院治療進行手術,花費大筆醫療費,他既沒有社保、養老金,又面臨醫療開支不斷增加的困境,家庭生活十分困難。
考慮到蔣某由于身體受到傷害,生活陷入困境,劉法官依照相關規定,為蔣某申請到5.7萬余元的司法救助金。
本次執行案款發放現場,蔣某來到發放現場,領取到了這一張充滿司法溫度的支票。
公司私自解除勞動合同
法院為員工追討“血汗錢”
2021年2月,謝某在公司微信工作群里收到一封“推辭信”及辭退通知書,表示公司由于經營方針和業務發生重大調整而需要謝某等16人立即離開工作崗位。
單方面收到公司辭退通知的謝某等人錯愕不已,外出打工不易,平時勤懇工作,卻未得到相應的回報,一群被迫“辭退”的員工來到公司想要討個說法,卻一直未得到正面回應,束手無策的謝某等人便申請了勞動仲裁。案件經仲裁,要求龍某餐飲公司支付謝某等16人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差額共計4萬余元。
可接下來事情并未那么順利發展,謝某等人的訴求一直未得到公司的答復,謝某等人便向荔灣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立案后,執行法官蔣曉晗第一時間向龍某餐飲公司送達通知書,但該公司依舊無動于衷。蔣法官主動出擊,多次與龍某餐飲公司負責人進行電話溝通,耐心釋明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告知法律后果,引導其將心比心,多站在員工的角度考慮。最終,龍某餐飲公司同意支付款項。
當天,謝某等9位勞動者來到荔灣法院執行局,辦理好了手續,拿到了本該屬于他們的賠償金。雖然有口罩遮擋,但是謝某等人激動的心情還是通過眉眼間的笑意展露了出來。
優先發放勞動者工資款項
法官多方協調執行到位
2021年初,黃利民法官陸續收到涉及英某公司的4個執行案件。英某公司一直以公司經營不善、資金周轉困難等借口拖欠員工工資、補償金及社保費用等共計20余萬元。
民生無小事,黃法官第一時間向英某公司送達執行文書,多次嘗試致電該公司經營者,但難尋其蹤跡。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黃法官查閱卷宗材料、調查關聯案件后發現,英某公司與某銀行有一起實現擔保物權案正在法院執行,該公司名下位于荔灣區有三處物業以抵押貸款的形式抵押給某銀行。如果能從拍賣款項中優先扣除并發放勞動爭議案件的工資款項,就能解除勞動者們心頭之憂了。
敲定了執行思路后,黃法官多次組織勞動者、稅務部門及銀行等各方進行溝通協商,促進各方相互理解,推進案件順利執行。最后,銀行明確表態愿意積極配合法院工作,由法院對上述三處物業進行司法拍賣,并從拍賣款項中扣除并發放勞動爭議案件的工資款項。
“感謝法官,感謝法院!”這一天,領到8萬余元的王女士難掩激動之情。在向勞動者們發放完畢相關案款后,荔灣法院將通過線上轉賬方式向某銀行發放614萬余元案款。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章程 通訊員:荔法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通訊員:荔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