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久安,關鍵在基層;安全穩定,重心在基層。管好出租屋和外來人口,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在“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推動南沙社會治理現代化”研討會上,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廣州市南沙區出租屋標準化體系構建和評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诽剿鳂嫿ㄒ惶壮鲎馕輼藴驶u價體系,運用大數據對南沙區規模以上出租屋開展評價,為出租屋管理“智治”以及出租屋“數據治理”提供基層社會治理的“南沙模式”。
據介紹,《報告》構建以出租屋人員信息、消防安全、社會治安和綜合管理四位一體的評價指標體系,涵蓋 40個三級指標,11個一票否決項指標,對南沙區規模以上出租屋進行標準化評價。其中,一票否決主要是指出租屋涉黃賭毒、涉恐以及違法建筑、危房改造、使用可燃、易燃材料間隔房間等方面內容?!秷蟾妗烦浞诌\用大數據技術,在南沙出租屋管理系統歷史沉淀數據庫提取關聯性強、涉及面廣、準確性高等具有普遍意義的字段進行數據解析,累計處理數據量超百萬條,涉及出租屋近30萬套,旨在通過字段數據間的強關聯性探索出租屋的“智治”路徑,對出租屋進行標準化管理。
綜合指揮平臺
四大舉措助力南沙出租屋標準化管理
1.調度平臺大管控:打通數據壁壘,高度實現數據融合
南沙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區級綜合指揮平臺已投入使用,轄區鎮街100-150平方米的分指揮中心也已基本建成。調度平臺綜合運用云技術、大數據、數據倉庫、三維地圖、移動互聯網等技術以模塊化、分布式計算思想構建,強調平臺的智能化管理。同時,整合包括公安、環保、水務、教育等34個部門普查數據,數據整理、數據清洗、數據轉換完成度超過90%,打通數據壁壘,高度實現數據融合,為領導決策和部門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2.采集系統好管家:科技手段實現“人屋”同步查
南沙區嚴格落實市“人來登記,人走注銷,定期更新”的工作制度,開發了來穗人員出租屋移動采集系統——“好管家”,能快速實現全區出租屋“人屋”信息同步采集。目前系統對全區登記的4.5萬余棟出租屋每月日常巡查覆蓋面平均達到95%以上。系統包含房屋管理、人員登記管理、房屋巡查管理和督導四大功能。
3.網格管理新臺階:小網格,精治理
南沙區出租屋和來穗人員專業網格化管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建立的網格體系已從2019年的“1+9+158+986”(1個大網格,9個鎮街網格,158個村居小網格,986個基礎網格)細化到2021年“1+9+158+1099”,網格劃分更細致更入微,管理工作邁上新臺階。打造全市首支網格化無人機隊伍,印發網格化服務管理考核標準。
4.標準體系促評價:科學評價分類管理
南沙探索構建出租屋標準化評價三級指標體系“4+10+40”,即4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40個三級指標。計算南沙區規模以上住宅類出租屋樓棟管理指數,并劃分為“放心”“關注”“嚴管”“禁租”四個級別,實現更好分類管理。
專家聲音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朱亞鵬:基層社會治理要以基層黨建為引領,即使是基層流動黨支部也能發揮重要作用,黨組織能有效構建“身份認同”,激發基層黨員的積極性、先進性與主觀能動性;基層黨支部能有效整合社區資源、吸納整合流動人口中的優質資源、充分運用社會資源。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應急管理學院教授李偉權:南沙出租屋標準化管理與評定報告從指標體系來看,也可以理解是基層的風險控制與風險治理?;鶎又卫淼拿恳粋€方面都是復雜的,出租屋的治理也并不純粹是出租屋本身的治理問題,是關系到人與人、人與環境的治理問題。此次南沙出租屋標準化評價應該形成常態化,可以每年做抽樣評估,形成出租屋風險管控的智能反饋體系。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黃巖:南沙從出租屋治理的微觀層面進行調研與分析實屬不易,數據來源真實可靠,得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做得很扎實。目前城市流動人口倒掛趨于嚴重,本地人與外地人的融合是急需推動的課題,也是基層社會治理面臨的基本問題。流動的人口、流動的家庭在城市都需要有個落腳點,在基層打造建立不同類型的公益機構,為他們提供空間規劃、社區規劃、基本公共服務咨詢等顯得很有必要,通過一段時間就能建立起聯系非常緊密的社區,循序漸進重新激發公眾共同參與到社區治理。
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李雙龍副教授:針對南沙出租屋管理現代化,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基層社會治理要強調黨建引領,群眾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細節問題的處理是否得當;二是南沙可以借鑒學習外地社區互助會的經驗做法,通過俱樂部、協會組織將群眾有效聚攏在一起;三是針對來穗人員關心的其他問題,如子女教育、醫保社保、失業救助與就業幫扶,還需提供多元化全方位服務,這些基本公共服務的治理能有效遏制基層矛盾突發。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徐靜
圖/南沙區委政法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