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國務院官網正式公布《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在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深圳6市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首批10個方面101項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舉措重磅出爐。
“獲得電力”是評價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緊緊圍繞廣州建設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的系列部署,廣州充分發揮政企聯動優勢,創新推出“四辦”(主動辦、線上辦、聯席辦、一次辦)服務舉措,助力廣州成為全國辦電渠道最多樣、審批流程最順暢、政企互聯最緊密的城市之一,在用戶工程項目立項用地許可階段提前獲取用電需求,提前籌劃電網接入準備,實現從“項目等電用”到“電等項目來”的轉變。
據介紹,廣州“獲得電力”在2019年和2020年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蟬聯全國第一梯隊前列,“四辦”服務舉措典型經驗得到國家能源局充分認可并上報國務院辦公廳,并在全國范圍內加快復制推廣。
提前獲取用電需求實現“主動辦”
在廣州市黃埔區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提出用電申請到用上電全過程辦電時長僅用了20個工作日。據統計,這樣的速度為企業節省了60%的辦電時間和超過130萬元的工程投資,實現既“省時”又“省錢”。
事實上,這樣的“快捷通道”并非特例。目前,廣州供電局累計為小鵬汽車、粵芯半導體、廣汽產業園、華星光電等500多家企業提供“主動辦”服務,提前儲備電網配套工程項目超過400個,可為企業節省電力接入工程投資超過3.5億元。
之所以省時省錢,在這背后,“四辦”當中的“主動辦”換來的“時間差”功不可沒。廣州創新政企協同辦電信息共享機制,建成以用戶為中心的綠色用能主動服務平臺,通過對接政府平臺,實時獲取政府招商、土地出讓、規劃許可、建設審批、施工許可、企業登記等政務信息,在用戶工程項目立項用地許可階段提前獲取用電需求,提前籌劃電網接入準備。
打造更多“單項冠軍”優化中小企業用電營商環境
根據《意見》,明試點城市轄區內開發區具備較好改革基礎的,可研究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為創新試點工作探索更多有益經驗。為此,廣州聚焦中小企業發展,積極為全國營商環境建設闖關探路。廣州開發區將瞄準打造“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創新示范區,探索開展原創性改革,打造更多“單項冠軍”,形成“廣州經驗”。
如何優化中小企業的用電營商環境?廣州供電局市場營銷部副總經理邱朝明介紹,中小企業的供電有兩種形式,一是滿足中小企業的用電需求,確保供電質量;二是實現最低成本投入。今年,全廣州市進入了小于一小時的供電可靠性,也就是說,每人每戶一年感受的停電時間平均下來不超過一個小時,上半年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心城區更是達到半小時以,像中新知識城,這個數字是低于兩分鐘,可以和國際最高水平的新加坡媲美。此外,廣州供電局會根據不同企業的性質提供專業的服務和給出專業的指導。例如,半導體制造、汽車生產等企業會對供電的質量要求比較高,廣州供電局會做專業專項的供電方案和建議。
加快建設廣州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
營商環境是比較值,不是絕對值。接下來,廣州供電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會同市工信局牢牢抓住廣州入選國家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重大機遇,進一步深化“四辦”服務舉措應用,持續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
一是加快“四辦”舉措典型經驗實踐推廣,聯合水氣網熱服務企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二是深化跨指標協同聯動,聚焦供電領域政企數據共享和體制機制創新,組團攻堅、重點突破,加快推進實踐證明有效、用電主體認可的改革舉措,為實現廣州營商環境體系化改革貢獻供電力量。三是全面落實國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部署,積極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推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大力消納清潔能源,加快建設廣州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建設和廣州營商環境水平持續提升。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申卉、葉作林 通訊員:穗發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駱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