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文創系列、墩頭藍手提包、金木水火土五行手拉壺、創意剪紙燈具、美育研學文創教具……南粵古驛道文創專場首次亮相廣州文交會,一系列創意十足的南粵古驛道第五屆文創大賽文創產品吸引了眾多文化產業從業者、市民參觀了解。
南粵古驛道文創大賽走進第5屆
始于2017年3月的南粵古驛道文創大賽,是南粵古驛道活化利用過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創開發平臺和載體,由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廣東省體育局聯合主辦。4年來,大賽先后設置了江門、韶關、清遠、汕頭、潮州、廣州、湛江、中山、惠州、梅州、肇慶、茂名等21個站點,180余家參賽單位先后走訪了沿線周邊的40余條古村古道,共征集創意方案2500余項,評選出年度優秀獎近百余項,近50項產品成功落地,涵蓋服飾、農副產品包裝、生活用品、文房用具等。
第5屆南粵古驛道文創大賽于2021年6月正式啟動,設有“西京古道·韶關”“香山古道·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澳門、珠海)”“中央紅色交通線(廣東段)·(潮汕)”活化線路及沿線重點城市等三個非定向命題以及“嶺南福禮”一個定向命題,面向社會各界征集方案。本屆賽事共征集到來自50余家參賽單位的370余項方案,涵蓋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等多個品類。
文交會現場宣布了獲獎名單。其中,年度一等獎由《南粵古驛道紅色記憶系列衍生設計》斬獲,二等獎歸屬《瑤族文化創意系列》,年度最佳定向命題獲獎方案則花落《嶺南福禮》。評委組還對3項杰出作品授予了特別榮譽稱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澳門、珠海)站點一等獎得主《鄉愁里的廣東——正在被喚醒的南粵古驛道系列設計》被授予“南粵古驛道特別傳播佳作”,該站點二等獎得主《墩頭藍系列女包》被授予“鄉村振興特別創新佳作”;潮汕站點一等獎得主《金木水火土五行手拉壺》被授予“文化遺產特別傳承佳作”。
(鄉愁里的廣東——正在被喚醒的南粵古驛道系列設計)
(墩頭藍系列女包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手拉壺)
河源墩頭古村墩頭藍獲評非遺
廣東省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志愿者協會會長杜黎宏表示,南粵古驛道文創大賽是由政府主導的省內高規格、高水平文創賽事,以跨界多元設計為特點,覆蓋平面設計、工業設計及包裝、景觀營造、建筑、生態修復、美育研學等領域。大賽秉持“以文興村”初心,以文化賦能鄉村,持續性地保護修復、活化利用古驛道這一線性文化遺產,助力鄉村振興。
廣州創意產業協會會長李博陶表示,文創有著諸多的現實功能,能夠提振當地的文化精神與文化自信,可以改造提升鄉村的空間環境以及植入、打通產業鏈,并且借助互聯網銷售模式加速城市與鄉村的文化、經濟等要素的溝通轉換。“可以說,南粵古驛道文創大賽就是城市與鄉村在文化創意上的互動關聯?!?/p>
墩頭藍非遺傳承人曾春雷分享了自己20年來傳承河源和平墩頭古村墩頭藍非遺的心得:“我總是想著鄉村的民間手工藝和古建筑應該怎么去傳承發展,墩頭藍就是我找到的想做的事業。墩頭藍是一種成體系的非遺技法,是很寶貴的社會財富,我想通過傳承活化及推廣墩頭藍,提升文化自信,幫助當地摘掉貧困村的帽子?!痹豪壮种院愕呐Φ玫搅嘶貓?,墩頭古村墩頭藍被評為省級非遺。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黃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