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白云區召開2022年“云上花市”動員大會,籌備第二屆“云上花市”。據初步數據統計,預計全區年宵花貨存近300萬盆,總體數量同比往年持平。
記者從白云區農業農村局獲悉,本屆“云上花市”將全面總結首屆銷售經驗,通過完善花卉的物流運輸保障,不斷提高白云年宵花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知名度,為花農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助力白云年宵花銷往全國各地。
破解物流痛點,花農備貨信心足
7萬盆一品紅、27萬盆玫瑰海棠、31萬株蝴蝶蘭……近日,記者走訪白云區內多家花卉種植基地了解到,溫室大棚下花兒次第開放,不少蝴蝶蘭早已沖破花蕾,悄然開花,花瓣如蹁躚起舞的蝴蝶。雖然離年宵花開售還有半個月時間,但白云花農早已摩拳擦掌,在全力做好春節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做好年宵花種植和供應計劃。
“有了第一屆‘云上花市’的經驗,花農對年宵花銷售信心大增,不少花卉種植基地略微上調了年宵花的整體貨存,銷售價格或有所上漲。”白云區花卉協會秘書長劉紹平透露,經初步統計,全區年宵花庫存數量近300萬盆,總體數量同比往年持平,目前各種植基地正在精心培育特色年宵花品類,嚴格控制花期,確保節到花開。“今年蝴蝶蘭的單價可能同比會有輕微上調,因為去年行情不好,大家不敢高價出售。無論行情好與壞,始終要保證每株蝴蝶蘭的品質。”廣州楓華花卉園藝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花立枝頭,虎年將至。白云區作為廣州市傳統花卉主產區之一,有花卉種植面積近2萬畝,是廣東省年宵花主要供應來源。白云區農業農村局三級調研員顧朝銀指出,去年首次試水“云上花市”,短短一個月便取得交易1154單,銷售總額近1012萬元的優良戰績,白云年宵花全部售罄,從滯銷變脫銷,其中有不少亮點經驗值得延續,但在花卉運輸方面仍待完善。
今年,白云區農業農村局主動邀請各物流公司、保險公司等企業參加動員大會,提前和5家物流公司進行對接,為蝴蝶蘭等易破損的年宵花定制設計專用包裝盒,并鏈接相關保險公司資源推出花卉運輸險種。若年宵花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損壞,可由保險公司賠償部分損失,以此降低花農的損失及風險。
講好白云故事,讓年花香氣飄更遠
據了解,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東多地取消線下迎春花市,年宵花大宗采購業務受到較大影響。白云區委、區政府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數字鄉村發展戰略,在全省首創將花市搬到“云端”,廣拓渠道,開展“云上花市”網上促銷活動,著力解決供需兩端對接困難,破解花農銷售困境。
“我區花農整體年齡偏大,他們只負責種植,不太懂銷售。今年,我們要將重心放在講好白云故事上。”白云區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首屆“云上花市”帶來了新的啟示,開拓了新的銷售渠道,也給傳統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帶來了新的思考。在傳統銷售渠道受阻的情況下,生產經營主體需要切實轉變觀念,用開放性的思維主動接受并學習新興銷售模式。
“桃花素來有行桃花運的美好寓意,加上‘宏圖’與‘紅桃’同音,桃花還有‘大展宏圖’之意,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在均禾街石馬村,已有200多年種植歷史的石馬桃花,因其花大重瓣、色澤紅艷等特點,每逢新春佳節,就很受市民喜歡。”白云區石馬桃花專業合作社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得益于“云上花市”平臺,石馬桃花應節銷售量超7萬棵,預計今年會加大桃花盆景的儲存量,以便于向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出口市場供應運輸。目前,該合作社正積極與銀行、保險、郵政等多方進行溝通合作,加強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白云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聚焦轄內優質農產品,結合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高素質農民培育等相關工作,著力指導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切實轉變觀念,多模式多渠道經營,不斷提升品牌價值,進一步擴大“云上花市”等優質農產品公眾認知度,打造白云農產品名片。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湯南 通訊員:肖惠津、鄧玉婷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湯南 通訊員:肖惠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