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賽事規模與設項數量創造新高,近三萬名運動員參與競賽,57名青少年運動員及19支運動隊超、創市級及以上紀錄——交出完美答卷的上海市第十七屆運動會昨天舉行了閉幕式。通過選拔優秀人才、傳播體育文化,市運會為申城注入新的精神力量。
本屆市運會是設項最全、參賽規模最大的一屆市運會。青少年組共設置36個大項、50個分項、1060個競賽小項,高校組共安排341個競賽小項;比賽適當放寬非滬籍運動員的參賽限制,動員更多青少年參與,其中青少年組注冊人數超五萬,參賽人數近兩萬,超九成競賽項目的參賽隊伍數和人數較上屆有所增加。
本屆市運會的競賽成績十分搶眼。在青少年組,有一名運動員超一項亞洲少年組紀錄,四名運動員超三項全國年齡組紀錄,49名運動員及八支隊伍創92項上海市青少年組紀錄,七名運動員及11支隊伍超12項上海市青少年組紀錄。其中,閔行區田徑運動員陳圓將在男子A組110米欄(低欄)決賽中以13秒03超亞洲少年組紀錄;楊浦區游泳選手周彥君獨得八金,并超兩項全國青少年年齡組紀錄。
四年一屆的市運會是上海最高規格、最大規模的綜合性運動會和青少年體育賽事,也是檢驗上海體教融合和學校體育工作成果的一大舞臺。在本屆市運會周期(2019-2022年)內,全市各區共計向上海市一線運動隊輸送330人,向二線隊輸送2774人,為本市競技體育發展儲備了強勁動力。本屆市運會充分體現了傳統體校辦訓、普通學校辦訓、社會力量辦訓三種模式協同的多元化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的綜合效應。傳統體校依然是本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超過50%的運動員都經過各區體校的專業培養;普通學校辦訓成效逐步顯現,各區相當一部分優勢項目來自學校體育“一條龍”布局項目;社會力量辦訓成為新生力量,參賽運動員有四分之一來自社會辦訓機構,獲得前八名的有近3000人次。
上海市第十七屆運動會圓滿落幕,體現了申城青少年體育蓬勃發展,也成為上海體育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展望2023年,將有111項國際、國內賽事在滬舉辦,多位申城健兒正在積極備戰杭州亞運會等多項國際大賽,上海體育正綻放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