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北京文博丨今日驚蟄,讓我們一起奔向明媚的三月和暖陽!

    2022-03-29 15:26:41 來源:光明網

    今日22點43分,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

    民諺云:“春雷響,萬物長?!?/p>

    驚蟄時節,“數九”將盡,天氣逐漸回暖,在春雷和雨水的影響之下,春氣萌動,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萬物開始復蘇,迸發出盎然的生機。

    清光緒粉彩百蝶紋賞瓶

    首都博物館

    這只清光緒粉彩百蝶紋賞瓶通體以粉彩“百蝶富貴”圖裝飾,所見彩蝶翩翩起舞,姿態各異,“蝶”與“耋”諧音,因此百蝶寓有“壽至耄耋”的吉祥之意。

    賞瓶最早出現于雍正時期,清宮檔案原名為“玉堂春瓶”,是清宮經典的陳設器皿,以青花繪制纏枝花卉品種最為多見。而自光緒朝起,賞瓶種類日漸豐富,除青花外,還出現了粉彩和藍釉等品種,瓶腹除繪傳統的纏枝花卉、云龍等紋樣外,還流行百蝶壽字、皮球花等圖案,是光緒時期瓷器中極具代表性的瓷器樣式。

    對于詩人而言,驚蟄這一節氣像是冬天和春天的正式分割線,他們欣喜于萬物復蘇,他們愛這驚蟄時的春風小雨。

    陸游寫道:“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鴻鈞?!?/p>

    韋應物有詩吟:“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白居易詩曰:“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驚蟄一聲春雷,仿佛叩響了春的大門。

    清乾隆粉彩杏林春燕圖鼻煙壺

    北京藝術博物館

    驚蟄時節,萬物涅槃生,春暖杏花開,柳樹發芽,燕子呢喃。這件清乾隆粉彩杏林春燕圖鼻煙壺,壺身所繪的春風拂柳,杏花盛開,燕子齊飛,既寓意了妙手回春、祈福禳災的吉祥含義,又表達了當時人們對健康、平安、和諧生活的向往。

    清代,杏花作為圖案大量出現在瓷器的裝飾上,其與柳樹和燕子組合構成的“杏林春燕”圖最為經典,有著金榜題名、登高及第、富貴吉祥的寓意。

    “杏林春燕”是一個科舉時代的典故。唐代科舉發榜后,新科進士便在長安曲江杏園舉行聚會,設宴游樂,稱為“杏園宴”或“杏園探花宴”。

    “杏”與“幸”諧音,“杏林”象征有幸上榜者,“春”代表“春闈”,即春天舉行的京城會試。以“燕”代“宴”,原因有二:一是燕子秋去春回,是春天的象征;二是“燕”與“宴”諧音,以“燕”代“宴”,在畫面上更有詩情畫意。后來這個場面在藝術品中逐漸演變為“杏林春燕”圖。

    詩人們除了通過詩句抒發對驚蟄與春日的贊嘆,還描寫了驚蟄時節春耕的忙碌場景。

    唐代元稹在《驚蟄二月節》中就寫到:“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時候爭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p>

    褐釉陶播種俑

    中國農業博物館

    這件東漢時期的褐釉陶播種俑,生動形象的還原了春耕時節,農人在田埂之間犁地、播種的場景。

    古時農諺有云:“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币馑季褪堑搅梭@蟄就要進入春耕大忙季節,因為驚蟄萬物復蘇,所以需要抓緊時間,開始農耕。

    因此我國農民常常把驚蟄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很多地區都流傳著“驚蟄不耙地,好像蒸鍋沒了氣”的俗語,提醒人們如果不及時春耕,會影響一年的收成,驚蟄,是播種希望的時節。

    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時節復蘇的,自然不止有植物,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也會隨著氣候變暖逐漸蘇醒。

    所以古時驚蟄節氣之時,農人全家都要吃梨,寓意著可讓蟲害遠離莊稼,保一整年之中的好收成。人們還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

    清平繡對聯香包

    北京民俗博物館

    這對清平繡對聯香包為清代時期的紡織(繡)品,香包采用雞心荷包樣式,這種荷包通常是成對制成,荷包兩面的顏色各不同。此對荷包一面為草綠色對聯文字紋飾,一面為藕荷色蝶戀花紋飾。

    香包是以男耕女織為標志的古代中國農耕文化的產物,是越千年而余緒未泯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遺存和再生。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喜歡通過一些動植物的圖案和意象,來表現對某些理想的寄托和向往。比如這對香包便繡有蝶戀花圖案,象征著男女相愛的含義。

    累絲嵌珠玉花蝶金簪

    首都博物館

    這只累絲嵌珠玉花蝶金簪就是傳統的“蝶戀花”意象的手工藝品,采用累絲、錘揲、鑲嵌、鏨刻等工藝精制而成,紋樣別致,金葉為托,白玉為瓣,金絲作蕊,花頭之上一只展翅的蝴蝶翩然落下,極具設計感。

    除了經典的蝶戀花之外,還有許多包含美好寓意的動植物意象:蓮花、荷花、牡丹、梅花等花卉圖案,預示著女性的美麗和節操;喜鵲登梅、蜜蜂采花等圖案,則隱喻喜上眉梢等生活情趣;而松鶴圖案,象征著人們對長壽的期盼至于石榴圖案,則象征人們期盼多子多福。

    花有約春有信,驚蟄已至,春雷伴水暖,揮別春寒,草長鶯飛,讓我們攜帶著蓬勃的生氣,一起奔向明媚的三月和暖陽!(張詩奇)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博物館、首都博物館

    北京藝術博物館、北京民俗博物館

    [ 責編:孫滿桃]

    關鍵詞: 祈福禳災 唐代科舉 北京民俗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不卡| 亚洲黄色三级视频| 亚洲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亚洲免费的视频看|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亚洲三级电影网址|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亚洲成_人网站图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