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齋】
作者:徐廷華
我是浙江寧波人,對霉干菜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因它是地道的浙江菜。早年母親常用霉干菜燒肉,一碗上桌,熱氣裊裊,撲入鼻孔,含著熨帖的香氣,直叫人垂涎欲滴。弟妹幾個等不及開飯,就各自先用筷子搛霉干菜嘗起來,母親操著濃重的寧波口音微笑著批評我們:“小囡吃飯咋這樣沒規矩。”那時的我們怎能理解這禮儀。
霉干菜又稱烏干菜、梅干菜,是浙江紹興一種價廉物美的傳統名菜,紹興人視其為著名特產。其生產歷史悠久,主產于浙江紹興、臺州、慈溪、余姚、蕭山、桐鄉等地。當地人家普遍自腌自制,作為常備蔬菜,也常用來作為饋贈親友的一種食品。古籍《越中便覽》中就有記述:“霉干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之別。芥菜味鮮,油菜性平,白菜質嫩,用以烹鴨、燒肉別有風味,慈溪、紹興居民十九自制。”魯迅先生在文章中也有描寫:“在紹興,每當春回大地,風和日麗之時,便是腌制霉干菜的大好季節……”。可見那時浙江一帶對霉干萊的制作已極為普遍了。
清代,霉干萊曾列為進京的“八大貢品”之一,制作極為講究,選料要精良,在清明節前,將芥菜、雪里蕻的菜心曬干,用金銀絲一小束一小束地扎起來,裝在小壇中鹽漬,待鹵汁回落,成熟后取出,晾曬、蒸熟,菜呈紅黑色后,再在太陽下晾曬,這樣反復蒸曬多次,直至色澤紅亮,香氣撲鼻,最后裝入一只外表飾有人物山水的菜壇中密封。然后由專人運往京城。據傳,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來紹興時都要品嘗用貢菜做的菜肴。如今,紹興幾乎家家自制,戶戶常備,通年不斷,寧波地區的慈溪則以制作商品霉干菜為主,年產250噸以上,遠銷國內外。
“霉干菜燜肉”是一道典型的紹興名菜,被收入《中國菜譜》。魯迅先生很愛吃家鄉的這道特色菜。
當年魯迅先生在外地時,生活在故鄉的慈母,常常遠寄家鄉的土產——霉干菜等給魯迅先生和孩子們。據《魯迅日記》記載,1935年3月15日,魯迅自上海給母親的信中說:“小包一個,亦于前日收到,當即分出一半,送與老三(指周建人)。其中的干菜,非常好吃,孩子們都很愛吃,因為他們是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干菜的?!庇纱丝梢姡斞赶壬鷮τ诠枢l所產的霉干菜是多么喜愛。
作家普魯斯特在他的長篇小說《追憶似水年華》里說:“當過去的一切蕩然無存,唯有氣味彌亙?!彪x別故鄉久了,但霉干菜的味道一直留存心間。有一年,我去紹興采風,回程時特地買了十幾包霉干菜回來?,F如今,雖然各地都生產霉干菜,但我從心理上總覺得家鄉的霉干菜地道、好吃。
《光明日報》( 2022年04月15日?16版)
[ 責編:孫宗鶴]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