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通州站活動在大運河畔的京杭大運河書院舉辦。北京、揚州、杭州等地大運河沿線城市代表現場連線,標志著本次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閱讀城市接力活動正式開啟。《中國大運河閱讀行走手帳》也于現場首次發布,讀者可根據手帳中的“閱讀大運河5種策略”完成自己的運河之旅。
首次開展“大運河閱讀基地”授牌活動
活動現場,知名演員荊俊威朗誦了運河作家王梓夫的新作《漕運船幫》片段,將人們瞬間帶回到記憶中的大運河畔。作家徐則臣描寫大運河的文學作品《北上》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作品片段首次被搬上舞臺,由影視演員、特型演員,賀龍元帥扮演者趙雍等進行戲劇演繹,再現文學作品中的運河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的活動上,還為京杭大運河書院頒發“大運河閱讀基地”牌匾。坐落于北京市通州區大運河森林公園內的京杭大運河書院不僅是一家書店,更是一處有著“運河文化”的絕佳打卡地。
為了更好地推動大運河沿線城市閱讀資源整合共享、縱向流動、跨區延伸,今年的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首次開展“大運河閱讀基地”授牌活動。參與本次大運河閱讀城市接力的城市,將在各地選擇具有運河文化特色的閱讀空間進行授牌。
通州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華介紹,“我們首次推出大運河閱讀基地授牌,旨在為大運河文化在公共領域的傳播提供政策支持、活動空間、文化支撐及專業指導,讓生活在大運河沿岸的人們,能夠有場所閱讀運河,有空間展示運河,有機會游讀運河,從而推動大運河閱讀行動常態化開展。”
對此,通州區文旅局還發布了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倡議書,號召社會力量和更多資源加入大運河閱讀聯盟中來,全面推進大運河沿線城市在全民閱讀領域的交流合作,增強各地互動聯結,建立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的長效運作機制。
手帳5種策略助讀者完成運河之旅
當天的活動上,《中國大運河閱讀行走手帳》也于現場首次發布。為了幫助更多熱愛大運河文化的人參與到閱讀運河的行動中,主辦方特別策劃制作了《中國大運河閱讀行走手帳》。讀者可根據手帳中的“閱讀大運河5種策略”完成自己的運河之旅,繪制研學手帳,留下獨特的閱讀運河記憶。
據了解,為持續發掘大運河文化資源,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進一步擴充了接力城市的陣容。相較于往年,參與大運河閱讀城市接力的城市再創新高,共有30多座城市參與。這些城市將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傳承和發揚各自城市的文化特色,分享運河文化精神和人文故事,持續挖掘致力于傳承運河文化的閱讀推廣人,并開拓一批具有運河文化特色的閱讀基地。
在北京,從今年3月底開始,通州區在轄區內22個街道鄉鎮開展“一起閱讀大運河”街鎮接力,目前已在永樂店鎮、文景街道、西集鎮、永順鎮、潞城鎮等9個街道鄉鎮完成接力。
通州區文旅局將繼續培育大運河閱讀推廣志愿者隊伍,打造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的群眾基礎,調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全民閱讀活動,也讓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的成果惠及更多市民群眾。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杰
[ 責編:叢芳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