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全球快看:《思歸軒賦》與王陽明的鄉愁

    2022-07-18 05:31:31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張學松(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流寓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鄉愁是流寓賦的基本主題,但在王陽明之前的流寓賦,其鄉愁的內涵主要是對古國、故都、故土、故園的眷戀與懷念,而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于正德十四年(1519)在贛州所寫《思歸軒賦》則別開生面,抒發了有別于傳統的別樣鄉愁。


    【資料圖】

    《思歸軒賦》由王陽明在贛州府衙所構筑小軒命名為“思歸”開篇,展開了門人的三段對話。首先門人說王陽明多年來奔波勞苦于兵事,不分寒暑昏朝,頭發蕭疏,面容憔悴,勞心勞力,所換來的卻是“呶呶”“嘵嘵”的攻訐之聲。而故鄉“長谷迢迢”“窮林寥寥”,或“耕”或“樵”無所不宜。“退身以全節”“斂德以亨道”“怡神養性以游于造物”,這不正是先生一直以來所期望的嗎,“今日之歸,又奚以思為乎”?

    這段話所言,是勸王陽明退隱鄉園全身避禍。《傳習錄》說王陽明“自征寧藩已來,天下謗議益眾”,奄豎張忠、許泰甚而給王陽明羅織了多條罪名。正因官場如此兇險,門人勸陽明歸隱鄉園“而耕”“而樵”以避禍全身,自得人生之樂。

    接著門人又說王陽明之思歸猶如孔子在陳之懷歸,“吾黨之小子,其狂且簡,倀悵然若瞽之無與偕也”,正待先生“裁之”呢!

    這段話以孔子在陳懷歸之典喻陽明,二者思歸皆緣于異國他鄉政治環境所迫,歸鄉之目的即“裁”“狂簡”鄉黨之小子。

    最后門人又說王陽明“得其歸”,而“斯土之人”則“失其歸”。“斯土之人”之所以“失其歸”,是因為王陽明歸鄉,紛亂不堪的天下從此無人治理了。但天下“貿貿”是“不得于道”的緣故,王陽明歸鄉“而后得于道”“道得而志全,志全而化理,化理而人安”,如此“斯人之徒,亦未始為不得其歸也”,最后依然落腳到陽明歸鄉正得其宜,“而奚以思為乎”?

    門人的這段話里暗用了《論語·微子》的典故。所謂“天下之大也,而皆是焉”“若是其貿貿”,正是隱士桀溺所言“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王陽明所處的政治背景正如孔子當年所處的政治背景,孔子當年慨嘆說:“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孔子席不暇暖,汲汲所為,正在于改變“滔滔”之“天下”使歸于“道”。王陽明的歸鄉也在于“得于道”,“夫道得而志全,志全而化理,化理而人安”。所謂“志全”即實現了王陽明“成圣”的理想;所謂“化理”即通過禮樂教化而改變世道人心,移風易俗;所謂“人安”即天下太平人心安寧。這是一幅由個人而天下的美好藍圖,是陽明“致良知”而經世致用思想的鮮明體現,它不僅僅是一種入世的積極人生態度,更有變革天下的崇高思想境界。

    門人的三段話代表了王陽明人生的三重境界,因此,王陽明在聽了門人的三段話以后說:“之言也,其始也,吾私焉;其次也,吾資焉;又其次也,吾幾焉。”“吾私焉”,即門人的第一段話所言,歸鄉退隱遠禍避害以求自我人生之樂,并通過道德自我修持而成圣,即“成己”或曰自渡。“吾資焉”,即門人第二段話所言,即歸鄉授徒講學履行我之天職本分以改變士風,簡言之即“渡人”。“吾幾焉”,即門人的第三段話所言,即歸鄉求道教化人心救治天下,簡言之即“救世”,這是陽明的最高人生理想。成己,渡人,救世,雖有層次之分境界之別,但都彰顯了陽明胸懷天下的大格局。由此而言,陽明的歸鄉豈一個“思”字了得!

    王陽明的歸鄉并非沒有思鄉的成分。《思歸軒賦》寫王陽明聞門人之言,憮然嘆曰:“吾思乎!吾思乎!吾親老矣,而暇以他為乎?”王陽明在正德十年(1515)至十四年間,曾六次上疏乞歸,除仕途兇險之外,作者身罹病患,祖母年邁也是實情,故而其歸鄉著實有思鄉念親之一般意義的鄉愁。但它卻遠遠超越了一般意義的鄉愁,其內涵更為豐富。過去學者們在論述王陽明《思歸軒賦》時,往往籠統地歸結為退隱和思鄉,但對其深遠而崇高的思想價值與精神境界的挖掘還是遠遠不夠。

    《思歸軒賦》何以能達此境界?首先是源于王陽明一生追求“成圣”。《王陽明全集·年譜》載,王陽明讀私塾時,嘗問塾師曰:“何為第一等事?”塾師曰:“惟讀書登第耳。”王陽明道:“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圣賢耳。”當時王陽明只有12歲,便已將“成圣”作為人生的第一目標。正德元年(1506),王陽明謫貶龍場驛丞。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之中,遍布虵虺魍魎,蠱毒瘴癘,環境極為險惡,陽明認為“圣人處此,更有何道”,于是乃悟“格物致知”之旨,謂“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陽明龍場悟道具有多種因素,而“成圣”的人生追求則是極為重要的因素。

    王陽明不僅以“成圣”為自己人生目標,且教育子孫、弟子立志“成圣”。《贛州書示四侄正思等》曰:“爾輩須以仁禮存心,以孝悌為本,以圣賢自期。”《傳習錄》載:“何廷仁、黃正之、李候璧、汝中、德洪侍坐,先生顧而言曰:‘汝輩學問不得長進,只是未立志。’候璧起而對曰:‘珙亦愿立志。’先生曰:‘難說不立,未是必為圣人之志耳。’”

    其次,王陽明把傳道授業看作是他的天職。王陽明28歲中進士,34歲在京師已開始授徒講學。貶謫龍場期間,又受聘主持貴陽書院。自此,一直不廢講學,尤其晚年,弟子彌眾。《傳習錄》說:“先生每臨講座,前后左右環坐而聽者,常不下數百人。”

    王陽明心學理論大要有二:一為“致良知”,一為“知行合一”。“致良知”源于孟子的“性善說”,《傳習錄》指出,“性無不善,故知無不良,良知即是未發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動之本體,人人所同具者也”。但良知“不能不昏蔽于物欲”,“致良知”就是去除昏蔽良知之物欲的功夫。如何去除昏蔽良知之物欲?“須學以去其昏蔽”。教育家的天職即啟發學子“去其昏蔽”。王陽明心學雖強調向心向內求善,但又特別強調實踐的功夫,所謂“知行合一”,故而其心學理論在于教化人心經世致用。《傳習錄》說:“后世良知之學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軋,……而禍亂相尋于無窮矣!仆誠賴天之靈,偶有見于良知之學,以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則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亦不自知其量者。”王陽明舍身傳道救世之心于此可見一斑。

    最后,王陽明追求成為“三不朽”之完人。“完人”并非沒有缺點,而指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兼具。王陽明為國則忠,事親則孝,交友則信,處事則義,克己勤勉,巨著皇皇,其道德文章無需多言,僅就其事功而言,在有明一代少有人比肩。《王陽明全集·年譜》載王陽明年幼在京師曾出游居庸關,“慨然有經略四方之志”。觀其一生,無論在京都或地方,為官政績均頗卓著:正德年間平定各地匪寇,生擒朱宸濠,威震朝野;晚年出征思田,聲名遠播。一個具有“經略四方之志”又躬身踐行甚而“知其不可而為”的人,即使官場失意而退歸鄉園,豈能忘懷天下?

    《光明日報》( 2022年07月18日?13版)

    [ 責編:陳暢]

    關鍵詞: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久久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亚洲尤码不卡AV麻豆|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乱码 在线|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亚洲真人日本在线|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 jlzzjlzz亚洲jzjzjz|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国外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