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訊(記者王彬)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開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2021—2022年度績效考核的通知》(簡稱《通知》),將全面考核評估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間研培計劃任務執行情況,總結教學經驗,發布優秀成果,進一步加強研培計劃工作的系統性、規范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持續提高院校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
《通知》明確,本次績效考核主要從研培班的教學組織、教學管理、保障機制、教學效果及反饋評價五個方面進行。其中,教學組織包括建立專門的教學工作團隊、制定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科學組織學員遴選、合理安排課程內容、合理設置師資、靈活開展成果考核和展示、持續開展跟蹤回訪;教學管理應嚴格做好學員管理、教學材料備案,及時做好流程報告;保障機制需建立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后勤設施保障到位、經費使用合規順暢;教學成果涉及系統的研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非遺傳承人才培養、提高非遺項目傳承活力、非遺項目理論技藝研究、非遺助力精準扶貧、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等多個方面。此外,要建立研培意見反饋機制。
《通知》強調,采取院校自評、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初審、第三方評估、最終審核的考核方式,考核結果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將作為參與院校動態管理的重要依據。對獲評優秀的研培班,文化和旅游部結合“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國非遺博覽會、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等活動開展專題宣傳展示,支持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將研培年度優秀成果納入本地區各類展示傳播活動。
《通知》要求,各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需于2023年2月10日前,提交本地區相關材料。
[ 責編:董大正]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