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多媒體音樂現場《梔子花開了》展現青春唯美的民樂“小清新”。 (主辦方供圖)
■記者 宣晶
盤古開天、伶倫制律、倉頡造字、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回腸蕩氣的上古傳說隨著曲韻一一呈現;邂逅、相戀、離別、花開,美好真摯的青春情感在樂聲中悠然蕩漾。11月27至28日,上海民族樂團民族音樂史詩《英雄》、多媒體音樂現場《梔子花開了》將作為“時代交響——全國優秀樂團邀請展演”參演劇目,在捷豹上海交響音樂廳主廳上演。兩部不同風格類型的原創優秀劇目,將向觀眾展現當代海派民樂的多元化和豐富性,呈現民族音樂的時代價值與當代氣質。
“《英雄》帶有極厚重的歷史感,而《梔子花開了》則表現出民樂清新靈動的另一種特質?!鄙虾C褡鍢穲F團長羅小慈認為,海派民樂創作要有“絕不重復自己”的勇氣和決心,“我們牢牢抓住中華藝術審美的核心,不斷探索有品格、有品質的創新?!?/p>
近年來,上海民族樂團秉持著“民族音樂、當代氣質、國際表達”的創作理念,積極探索實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即將演出的兩部作品從制作人、作曲、演員到制作團隊多為新生代藝術家,音樂風格、視覺呈現凸顯年輕化、當代化、多元化的藝術氣質。
民族音樂史詩《英雄》首演于2018年,次年入選2019年中國文化和旅游部“時代交響——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創作扶持計劃”扶持作品。音樂會由樂團指揮姚申申執棒,以“英雄”為核心主題,以神話故事為創作母本,磅礴的民族管弦樂引領觀眾們走近一個個鮮活的創世人物,重溫流淌在民族血脈里的英雄精神。音樂會末章將視角回歸當下,向無私奉獻的人民英雄們獻上崇高的敬意,歌頌英雄精神的延續傳承。
“我們用民族樂器講述可聽可感的神話故事,用音符演繹中國英雄的豐富形象,希望與觀眾們一同回歸民族文化源頭,在當代國樂中感受中華民族的古老智慧和精神氣,更向我們身邊每一位平凡的英雄致敬?!绷_小慈說。
在此次展演前,項目藝術總監羅小慈、指揮姚申申和作曲家李博禪多次進行創作會,一遍遍地分析以往《英雄》每一個版本的現場錄像。從樂隊編制到作曲配器,從音樂處理到舞臺呈現,每一處細節,主創們都多方討論,以最真誠的演出狀態迎接“英雄”的再度回歸。
不同于《英雄》的恢弘磅礴,多媒體音樂現場《梔子花開了》展現青春唯美的民樂“小清新”。作品以音樂、繪畫、多媒體等多領域跨界融合,通過“邂逅-相戀-離別-花開”四個篇章,演繹一段屬于青春的動人故事。2017年,《梔子花開了》首演于上海交響音樂廳演藝廳,此次展演將首次在主廳上演。排練指揮彭菲說:“從最初的相遇,再到花開的節奏,《梔子花開了》作為上海民族樂團的經典劇目已經伴我們走過幾輪春夏秋冬,期望經典的演繹能與觀眾們再次分享音樂的這份美好情感?!?/p>[ 責編:曾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