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當前時訊:戲劇家熊佛西談書法

    2023-01-06 05:42:56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宮立(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唐振常在《熊佛西先生及其〈山水人物印象記〉》中坦言:“如總而論之,佛老于中國文學藝術的貢獻,戲劇教育家應是首列,戲劇家及戲劇實踐家居他業績之二,文學之事居其三,但不能漏了他。也許最后還有一個書畫,佛老能書善畫,與白石、大千二大師皆有深交,且有文寫二大師,尤以論白石為多。”熊佛西以戲劇家名世,但他能書善畫的一面,卻很少被關注。

    筆者在《戲劇家熊佛西習畫記》一文中對熊佛西在繪畫方面的探索已經作了“素描”。同時筆者注意到,熊佛西在《習畫記》一文的末尾中也對中國的書畫(書法)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自己的書畫雖毫無工力,但中國書畫的藝術價值卻極高,我認為中國的書畫是我們的國寶之一,它們蘊蓄著世界任何藝術的優點,這是我們中國人很可以驕傲的。西方友人常發揚我們中國的文化,可是我常不禁自問,所謂中國的文化究竟是什么?我想除了固有的生活方式——包括倫理哲學藝術等之外,幾乎沒有別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應以藝術為主,藝術中又以書畫最有特色,這種特色不僅應保留,且應予以發揚光大。可惜的是現在一般青年都用鉛筆畫畫和寫字,對于毛筆的運用似乎日漸疏遠,這對于中國書畫的前途不無阻礙,因為書畫同源,書既受著阻礙,畫自然無法興起。”《習畫記》見證了熊佛西對中國畫的癡迷,那么,熊佛西有沒有專門寫過關于中國書法的文字呢?


    【資料圖】

    1947年10月27日《新聞報·藝月》第42期,刊有田漢的《〈一江春水〉〈憶江南〉等等》、熊佛西的《談書法》。經查,《〈一江春水〉〈憶江南〉等等》早已收入《田漢全集》第18卷,而《談書法》,不見于《熊佛西戲劇文集》等熊佛西已出版的各類集子,當為集外文,照錄如下:

    我并非在這兒無條件地提倡保存“國粹”。我總覺得中國文化中有許多東西是西洋文化中沒有的,例如“書法”與“金石”之學。譬如我們把“寫字”與“刻圖章”當作藝術,作為一種普遍的裝飾藝術,而西洋人卻無之。西洋人盡管也寫字,但他們的寫字完全是為了實用,僅僅作為表達個人思想的一種工具,絲毫不存著藝術的氣息,或企圖達到藝術的任務。

    我們中國人寫字卻不然,一方面以之傳達個人的思想,同時還要完成它藝術上的任務。所以我們寫字講筆力,講章法,講節奏與氣韻,講“款式”,重視作者內在的修養與個性的表現。這與詩人,畫家,小說家,戲劇家,音樂家,雕塑家,建筑家,舞蹈家所需要的修養與條件,以及他們企求的藝術任務完全一樣。譬如我們要寫一副對子,首先要選擇的就是“詞句”,這詞句就表現作者的思想或人生觀,同時也是一般藝術家用以創造的素材。書法的藝術,除題材外必須還要進一步去追求筆力,章法,款式,氣韻與節奏,甚至色調都不能疏忽。(墨有五色,用墨的濃淡足以看出作者的性情。)由這些表現可以看出作者的修養與氣質。一個人的性格是剛?是柔?是秀拔?是狂野?古人說“字如其人”,這話是對的。刻圖章亦如寫字一樣的道理,講刀法,講章法,講神韻。所以我說中國的書法與金石都是藝術,而且是世界其他各國沒有的藝術。(日本人也重視書法與金石之學,然而是從中國人學去的。)

    中國雖然有這么一句話:“字無百日功”,但這并不表明寫字是件容易的事;相反的,正足以顯示書法是最難的一種藝術,一方面要靠天賦,同時也要靠修養。別種藝術都可以容許作者在創造的過程中思考,猶豫,修改,惟有書法必須聚精會神,一氣呵成。譬如你寫一副七言對聯,假使你在揮毫的那剎那稍一猶豫,或精神稍有散漫,必難使之成為佳構,換句話說,十四個字只要你寫壞了一個,或其中有一二筆“敗筆”,這副對聯的神韻就破壞了。所以,字,人人會寫,要把它寫成藝術,卻非常難,這需要修養與鍛煉。

    可是書法這一充分代表民族形式的藝術已經開始在衰落。現在能寫好字的人實在太少了,有名的書法家寥若晨星,因為現在是“原子”筆時代了。一般青年大都不肯用毛筆寫字,負教育責任的家長與師長也似乎不鼓勵他們的子弟用毛筆習字,不讓他們研究書法。但古人的精力不是白用的,要寫出一筆好字,其費的氣力不下于今日的畫家。

    同時,照中國的說法,書畫同源,中國畫異于西洋畫者,完全建筑在一個“寫”字上。就是把作者的崇高意境移入對象上。不懂寫的人決不能畫,即使能畫,畫出來的作品也不能稱為中國畫!人家說梅蘭芳是以男人“寫”女人,可知,好的戲劇也與書法的精神不悖。雖則毛筆時代隨著半封建的農業社會要成為過去,而書法的精神仍舊會被保存發揚的。

    文章并不長,只有1085個字,卻鮮明地呈現了熊佛西對中國書法藝術與金石文化的推崇。《談書法》文后,還有編者的一段文字:“因為佛西先生提到圖章的藝術,在這里我附帶介紹李白鳳先生的刀筆數枚。白鳳不愧是詩人,他的刀下,詩趣盎然,欣賞者可向寶記九筆堂及宣和印社求之。”

    熊佛西在《談書法》和《習畫記》中都申明了他對“書畫同源”這一理念的贊同。他在《習畫記》中詳細地記述了自己習畫的經歷,而在《談書法》一文中并未講述自己練習書法的經歷,只是分析了中國書法之于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畫的重要性以及練好書法的艱難。盡管熊佛西對書法理論的探索并沒有太多的創新,但身為中國現代話劇的開拓者之一,卻如此重視中國書畫,本身就值得玩味。

    關于“書畫同源”,聞一多在《字與畫》中提到:“評論書畫者常常說起‘書畫同源’,實際上二者恐怕是異源同流。字與畫只是親近而已。因為相近,所以兩方面都喜歡互相拉攏,起初是字拉攏畫,后來是畫拉攏字。字拉攏畫,使字走上藝術的路,而發展成我們這獨特的藝術——書法。”

    熊佛西文中提到的書法與金石這兩種獨特的藝術,郁達夫在《說寫字》中也提及:“金石碑帖字畫之類的嗜好,似乎中國人特別的強。當然外國人中間之偏嗜瓷器骨董,或古書古畫的人,也時常有,可終沒有中國人那么的普遍”,“說到寫字,尤其是中國人的特別藝術;外國人的尊重原稿手跡,其意在尊重作者的人格和文學事業上的成功,而中國的字卻可以獨立成一種事業的。”

    “文人以文章抒發心志,其書法人生具有揮灑情感、一任心靈的性質,故此文人書法是以個性為其特征”(馮驥才)。書法并非是現代作家的專長,但他們的字風格迥異,從中可以看出作家的鮮明個性。周劭寫有《文人的書法》,賈兆明(徐調孚)寫有《閑話作家書法》《再話作家書法》,蔣星煜寫有《作家的書法》,他們對魯迅、胡適、朱自清、郁達夫等現代作家的書法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不少現代作家不但擅長書法,還寫有一些關于書法文化的文章,比如魯迅、林語堂、梁實秋、臺靜農、沈從文等。中國現代作家的書法文化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無論是作家的書法墨跡,還是他們關于書法文化寫下的長長短短的文字,都亟需搜集、整理和研究。

    (本文是河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熊佛西集外文的發掘、整理與研究”〔SD2021020〕的階段性成果)

    《光明日報》( 2023年01月06日?16版)

    [ 責編:孫宗鶴]

    關鍵詞: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按摩|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 亚洲偷偷自拍高清|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V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1页|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