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崔顥在《黃鶴樓》一詩中留下了千古名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讓人不禁想象詩人寫下這句詩的背景是什么呢?其實這首詩的淵源反而不如這座樓的歷史來得深遠,傳說古代仙人子安乘黃鶴經過此地,又傳說費祎登仙駕鶴于此(見《太平寰宇記》),這首詩便是從樓名之由來寫起的。詩人登臨黃鶴樓之時,看見眼前的景色,即景生情,詩興大作,便寫了這首詩。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
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只留下空蕩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白云悠悠。
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
暮色漸漸漫起,哪里是我的家鄉?江面煙波渺渺讓人更生煩愁。
賞析
《黃鶴樓》是唐代詩人崔顥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是吊古懷鄉之佳作。這首詩首聯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鶴歸去引出黃鶴樓;頷聯緊承首聯,說自從仙人離去,黃鶴樓已經歷經千百年之久;頸聯詩意一轉,進入景物描寫,寫晴日在黃鶴樓所見之景;尾聯以寫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作結,使詩意重歸于開頭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
關鍵詞: 黃鶴樓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