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昆對友情、愛情、親情執著守護,這是我在影視劇中沒有接觸過的角色。”因為《人世間》,演員喬振宇第一次登上話劇舞臺。他坦言,這是忐忑與突破并存的挑戰。7月9日至7月11日,由梁曉聲茅盾文學獎作品改編,喬振宇、杜若溪領銜主演的話劇《人世間》將在美琪大戲院上演。
聚焦社會熱點
小說《人世間》被評價為“具有時代的、生活的和心靈的史詩品質”。它從20世紀70年代延續至今,講述的是一座北方省會城市周家三代人的故事。故事從周家小兒子周秉昆及家人出發,涵蓋上山下鄉、三線建設、推薦上大學、知青返鄉、恢復高考、出國潮、下海經商、下崗、個體經營、棚戶區改造、反腐倡廉等一系列社會熱點。
“做個好人,做個有點思想的人。”這是喬振宇飾演周秉昆獲得的啟發,“從二十多歲青年人一直演到六七十歲老頭,在舞臺上一次性演出,不能重來。”搭檔、扮演鄭娟的杜若溪說,喬振宇帶給她驚喜,“首演上場,他就是大段獨白,一句錯都沒有。”
話劇《人世間》如何在3小時內呈現時間跨度達半世紀的115萬字長篇小說?編劇苑彬采用多散點、多時空、多段落的方法構建矛盾沖突,側重人物性格與內在心理的塑造。導演楊佳音說:“這部作品真正曲折的不只是故事情節,還有角色激烈的情感沖突和碰撞。”話劇由繁入簡、抽絲剝繭,通過周家三兄妹的視角展現人物命運沉浮,“在現實主義風格基礎上展示詩意空間,以鐘聲、心跳代表時間流逝。”楊佳音透露,梁曉聲對話劇改編給予信任,“他鼓勵我們大膽做,和所有觀眾一起看首演。”
格外強調演繹的“真”
梁曉聲筆下的《人世間》,對良善的追求始終滲透在周家人的秉性之中,以喬振宇飾演的周秉昆最為典型。在周秉昆看來,生而為人,必須追求純潔的愛情、維護純真的友情、捍衛珍貴的親情。周秉昆的妻子鄭娟更是展現出底層女性面對困難、承擔責任時獨立、勇敢、堅強的可貴品質。與此同時,周家三兄妹都在人文關懷、情義堅守方面顯現出高度一致性。
面對原著小說的良善底蘊,話劇《人世間》格外強調演繹的“真”。楊佳音希望演員能夠真誠、真實、真摯地去發掘角色的內心信念、內心感受,準確把握人物情感,通過表演迸發出激烈沖突與力量,讓觀眾與角色共情。這與喬振宇對“好的表演”定義是一致的。在喬振宇看來,真誠的表演才能打動人心。話劇舞臺于他而言是全新的,但他對表演的堅持是不變的。
“從《人世間》中,我看到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的影子,保持底線善良,再多苦難也有滿足感,用不變的做人道理活在變遷的世界里。”杜若溪更關心怎樣在短時間內演繹從年輕到年老的過程。在她看來,最好的表演是讓人看不出她在演,而是活在那個人物里面,“不停調整,越磨越精彩”。
《人世間》舞美設計嘗試創新,通過“檢查組”“光字片”“太平胡同”“江堤延伸”四塊表演區域建構,最大限度地呈現多變的意境和復雜的空間場景,將半個世紀的光陰荏苒蘊含其中。(記者 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