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為戶外運動和旅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而山地旅游和戶外運動在全球旅游業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根據國際山地旅游聯盟統計,目前全球游客的五分之一是山地旅游的參與者。
我國是山地大國,包括高原和丘陵在內的山地面積接近國土總面積的70%。多樣的山地形態、山地景觀和民族文化為山地旅游產業蓬勃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山地也越來越多地成為我國城鄉居民休閑度假的重要目的地。近年來,隨著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開展,“體育+旅游”的優質資源疊加,又為各地在山地旅游和戶外運動深度融合探索創造了新機遇。
近日,連續舉辦了5年的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在貴州銅仁開幕。來自國內外的山地旅游和戶外運動愛好者相聚梵凈山下,共赴這場“山地英雄會”。而距這里200公里的省會貴陽正是國際山地旅游聯盟總部所在地。
億萬年前,貴州從海洋中隆起,自然偉力造就了美不勝收的喀斯特地貌,讓這里奇峰連綿、林密洞幽。全省92.5%的面積都是山地和丘陵,這里有在梵凈山上聳立了10億年的“蘑菇石”,有被徐霞客贊為“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的萬峰林。赤水佛光巖有“世界丹霞之冠”的美譽,施秉云臺山峰巒林立、云霧繚繞。貴州不僅多山,也多水,這里河流、山溪、湖泊、涌泉星羅棋布,有“千瀑之省”的美譽,黃果樹瀑布群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荔波小七孔水景千姿百態、秀美靈動。貴州還是世界上喀斯特溶洞分布最廣的地區,織金洞被列為“中國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素有“黃山歸來不看岳,織金洞外無洞天”的美譽。綏陽雙河洞探測長度排名世界第四、亞洲第一。
在貴州,溶洞、湖泊、瀑布、峽谷、天坑等山地景觀數不勝數,非常適合開展攀巖、騎行、漂流、低空飛行、高橋蹦極等各類運動,全年330天以上可進行戶外運動,被稱為“戶外運動的天堂”。
慕山之名而來,因仁之義而樂。貴州深入挖掘山地文旅資源,推動山地運動資源的全方位開發,將自然資源和山地戶外運動相結合,成為山地旅游愛好者的理想秘境。形成了以路跑越野、山地騎行、極限運動、洞穴探險、汽車露營、漂流溯溪等項目為重點的戶外運動集群,在強化賽事活動安全管理的基礎上,打造了“多彩貴州”“探秘貴州”“山地英雄會”等戶外賽事活動,培育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賽事品牌活動。
目前,貴州已經成為首批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環梵凈山騎行線路、“奔跑貴州”山地跑系列賽等先后入選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國家體育旅游精品賽事、黃金周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在遵義市,“多彩貴州”自行車聯賽設置赤水、湄潭兩站,立足當地特色,讓選手在穿越“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的過程中,領略沿途優美自然風光和深厚的紅色革命文化;在安順市,格凸河攀巖比賽活動舉辦已有十余年歷史,紫云縣依托獨特、豐富的山地戶外資源發展山地戶外體育運動,圍繞打造格凸“戈若人”、攀巖文化、亞魯王文化品牌,不斷培育“世界攀巖圣地、戶外運動天堂、山地旅游首選地”的體育旅游名片;在六盤水市,“涼都·六盤水夏季國際馬拉松”連續多年成功舉辦,并先后成為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國際田聯的銅標賽事,促進六盤水向以消夏避暑、山地運動為主的旅游城市轉變……
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李芳表示,貴州作為山地公園省,同時也是國際山地旅游聯盟的發起方以及總部所在地,一直積極探索發展建設山地旅游,并奮力打造國際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國內一流度假康養目的地,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全面推進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和多彩貴州旅游強省建設,推動旅游業持續“井噴式”發展。
據統計,貴州全省建成了生態體育公園104個、汽車露營基地100個,獲評國家體育旅游精品項目87項(次);啟動21個體育旅游示范基地、4個體育特色小鎮的創建并進入驗收階段;全省累計評選出106條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培育了4條體育旅游黃金線路。2020年體育旅游人次占貴州全省旅游人次的比例已經達到20%以上,正在成為推動旅游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記者 呂慎 本報見習記者 陳冠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