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是陶行知先生誕生130周年,南京曉莊學院師德教育館開館暨“陶行知”雕像揭幕活動在行知園舉行。這也是全國第一個師德教育館。
師德教育館位于南京北郊勞山腳下的南京曉莊學院行知園,是陶行知生平展示、教育思想研究、師德師風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
此次正式公開的師德教育館為全國第一個師德教育館,總面積1萬平方米,展陳面積約為5450平方米,包括序廳、尾廳、四個主題廳和一個專題展廳。教育館以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為素材,以“四有好老師”為主線,挖掘了1600多件珍貴史料、文物。
1927年3月15日,南京試驗鄉村師范(曉莊師范)誕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陶行知先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現代教育理論體系——生活教育理論: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館內還收藏了試驗鄉村師范的一則招生公告:“特別聲明:小名士、書呆子、文憑迷,最好不來!”在這則招生公告上可以看到,學校培養的目標是“農夫的身手,科學的頭腦,改造社會的精神”,考試科目包括:農夫或木工操作一日、智慧測試、常識測驗、作文一篇以及五分鐘演說。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患腦溢血搶救無效于上海逝世,終年55歲。在陶先生彌留之際,周恩來、鄧穎超夫婦聞訊趕到,緊握先生尚未僵硬的手說:陶先生憑雙手和大腦,為國家、為人民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如果把它(手和腦)留下來多有意義。于是,陶行知摯友、著名藝術家許士騏,即刻摹成陰模,然后翻制而成。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陶行知先生逝世時的面模和手模,他的最后遺容被留存下來,供后人瞻仰,含有“手腦并用”“知行合一”的寓意。
據悉,師德教育館主體雕塑“陶行知”由吳為山創作,為此他專程參觀了陶行知紀念館,研究大量史料和陶行知研究成果,所塑雕像表情莊重,目光深邃,左手持書,身姿微微前傾,似正在臺上演講,闡述“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通訊員 王翼凡 劉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