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我國宣布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國家公園建設從試點階段開始步入快速推進階段。未來,勢必將在貫徹我國國家公園體制優勢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國家公園建設在數量和范圍上的全面擴圍,以發揮國家公園對我國自然保護領域重要載體的重要作用。
“未來國家公園將本著儲備一批、創建一批、設立一批的思路,建立一個動態開放的國家公園儲備機制,引導全國各地推動國家公園的創建。”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唐小平介紹,綜合考慮我國生態安全需要、公眾的關注度和地方的積極性等因素,未來將重點在青藏高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生態功能的重要區域以及廣闊海域創建國家公園,比如黃河口、秦嶺、若爾蓋、南嶺、遼河等區域,將按照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的原則,推動后續正式設立工作。
國家公園體制落地之路
國家公園的設立歷程,見證了國家公園體制在我國落地生根的全過程。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首次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2015年5月印發的《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提出,通過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實現“以保護為主”和“全民公益性優先”的目標。彼時,該方案提出擬在北京、吉林、黑龍江、浙江、福建、湖北、湖南、云南、青海等9地開展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試點時間為3年,2017年底結束。由于該方案試點的并非國家公園這一實體,而是國家公園管理體制,這也使得對“國家公園體制”的關注再度升級。
2017年9月印發的《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提出明確要求,到2020年,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基本完成,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分級統一的管理體制基本建立,國家公園總體布局初步形成。
隨后的數年間,國家公園體制迎來切實有效的試點運行,并迎來了試點范圍的擴大。在國新辦2021年10月2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春良介紹,中央改革辦、中央編辦、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有關部門和12個試點省區共同努力,全社會共同參與,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目標任務基本完成,為正式設立國家公園、全面推進國家公園體制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的消息,截至此次第一批國家公園獲批設立之前,我國已建成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湖北神農架、錢江源、南山、武夷山、長城、普達措和祁連山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涉及青海、吉林、黑龍江、四川、陜西、甘肅、湖北、福建、浙江、湖南、云南、海南12個省。
歷經多年、多地對國家公園體制的試點運行,如今,隨著首批國家公園的獲批設立,未來的國家公園體制料將隨著國家公園數量上的不斷增加在全國落地生根。
正如唐小平指出,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家公園建設將堅持國家立場、系統思維、科學布局三大原則,從研究出臺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穩步推進國家公園創建設立工作、推進第一批國家公園高質量建設三方面發力。
凸顯制度優勢促進國家公園建設
社會各界之所以給予國家公園建設如此高的關注度,是因為其在我國自然保護領域的特殊地位關系密切。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公園未來在我國自然保護地領域將發揮獨一無二的作用。
根據2019年6月印發的《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明確自然保護地功能定位的同時,還確立了國家公園主體地位。
《意見》提出做好頂層設計,科學合理確定國家公園建設數量和規模,在總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制定設立標準和程序,劃建國家公園。確立國家公園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關鍵區域中的首要地位,確保國家公園在保護最珍貴、最重要生物多樣性集中分布區中的主導地位,確定國家公園保護價值和生態功能在全國自然保護地體系中的主體地位。國家公園建立后,在相同區域一律不再保留或設立其他自然保護地類型。
這意味著,未來將以國家公園為主要載體,且明確了在設置國家公園的地區該載體的唯一性,即不得再設置任何其他類型自然保護地。《意見》分三步走明確了2020年、2025年和2035年三個重要時間節點為目標達成的關鍵時間,其最終目的是建成中國特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推動各類自然保護地科學設置,建立自然生態系統保護的新體制新機制新模式,建設健康穩定高效的自然生態系統,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筑牢基石,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生態根基。
顯然,凸顯中國特色也將讓國家公園體制這一發源于北美大陸的人類文化遺產不斷發揚光大。“國家公園體制的落地生根表明我國根本扭轉了以往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的傳統思維,且理念扭轉迅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公園體制從提出到試點再到明確政策路線,確定未來發展藍圖,用時不過數年時間而已,其間不僅傳遞了政府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更反映了我國制度優勢和政策執行的高效。
在周宏春看來,與國外的國家公園更多采取事業單位管理或私人管理不同,我國的國家公園體制有著巨大的制度優勢。由于主要采取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辦法讓自身的執行力大幅提升,且制度優勢盡顯,畢竟,采取什么樣的所有制形式決定了管理效能的高低。
“作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家公園體制將逐步規范化,法規、政策將逐步健全,管理體制也將走向相對穩定,國家公園管理成效必將隨之逐步顯現。”周宏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