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中塢公園

    2021-10-29 09:25:2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彭程

    結識中塢公園,緣于一次偶然的邂逅。

    去年春天,有一次去西山踏青,返城時沿著萬安東路轉入北塢村路,自北而南行駛,接近一處十字路口時,從路邊標識牌上看到這個陌生的公園名字,一時好奇,向左轉彎開到公園,進去走了一圈,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其后一年多里,又去了數次。交通也方便順暢,離我的住處十公里,不堵車,通常二十分鐘即可到達。車停在頤和園西門外的停車場內,向西邊走不遠,穿過一道窄小的門,再走上幾級臺階,公園景觀就映入眼簾了。

    資料圖片

    公園的命名,源自此地曾有一個中塢村。公園所在區域,曾經是中塢村的外圍農田。塢,是停泊和建造船舶的地方。玉泉山一帶地下泉水豐富,史料記載“水清而碧,澄潔似玉”,泉水涌流而出,形成了密集的水道,水量豐沛,曾經在周邊匯聚成為一個水域遼闊的湖泊。明代永樂年間,因為造船,人員聚集形成了村莊。此后漫長的歲月里,隨著水源減少,逐漸退化為一片長滿雜草和蘆葦的濕地。一直到十來年前,除了村民和外來務工人員,這一帶罕有游人足跡。

    中塢公園的建造,與此地鄰近“三山五園”有關。

    “三山五園”,是北京西郊沿西山到萬泉河一帶皇家園林的統稱。三山,指的是香山、玉泉山和萬壽山,五園,則是分布于三山區域的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頤和園)、暢春園和圓明園。這三山五園,被西山山脈環抱,水系縱橫,風景格局得天獨厚。在這些名勝之外,分布著大量的農田、河渠、池塘、寺廟和村落。為了營建良好的生態景觀,彰顯這片地域的歷史人文風貌,近年來,北京市和海淀區投入巨資,將這一廣袤區域內的住戶搬遷安置,依托原有的環境地貌,新建和改建了十三個郊野公園,中塢公園就是其中之一。

    中塢公園的魅力,首先來自它的野趣。

    這個公園,是結合所在地的環境,依據“田園景致、柳林溪田”的造園思路打造的,因此三百多畝的園區里,處處都顯現出一派濃郁的鄉野趣味。園路寬窄不一,迂曲環繞,行經之處,翠色盈目,蟲聲在耳,稻田、樹林、草地、池塘、溝渠、洼地等,次第接續,錯落交織,樣貌天然,鮮見雕飾的痕跡。草木新鮮而略帶苦澀的氣味,到處彌漫飄蕩,讓人不由得鼻翼翕動,肺葉開張,暢快呼吸,大口吐納。

    公園里平素清幽寧靜,游客稀少,歷歷可數。大片的平疇綠野之外,還散落點綴了一些亭閣臺榭等,都有著雅致的名稱,如寄舟臺、覆春亭、娟碧軒、荷風橋等。這些人為的造物,也都不事張揚,一幅低眉順眼的模樣,安于充當陪襯,不曾襲擾整體的和諧氛圍。置身其間,都市的喧囂擾攘被遠遠隔離了,心中時常會升浮起一種物我兩忘的出世之想。那是一份與天地自然深度融合,從容、熨帖而寬裕的感受。我家鄰近紫竹院公園,那也是一個秀美的去處,因地利之便多次去過,但游人熙攘,從來不曾體驗過這種心境。

    這種貼近原生態的園林野趣,自然會大受歡迎。但要說到中塢公園的標志性特色,讓人一眼就能夠辨識出來且會牢牢記住的地方,還是它的大片稻田。

    在中塢公園,毫無疑問,稻田是真正的主角。玉泉山豐富的水源,適宜的氣候,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栽種歷史已逾三百年,并形成了優質粳稻品種“京西稻”。公園里有著整個園外園區域中最大面積的稻田,浩蕩恣肆。它們塊狀分布,造型各異,排列在蜿蜒的園路旁側,成為道路與綠地、湖水、樹林的過渡帶。在北方園林中,這般景觀顯然難得一見。許多游客,也正是沖著稻田而來這里的。網上對這個公園的介紹,微信朋友圈里的圖片,一大半也都聚焦于稻田的四時景觀。春天,鮮嫩纖細的秧苗倒映在明鏡般的水面上,夏日,濃綠茂盛的稻秧仿佛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秋天,則是累累垂垂的金黃稻穗一望無際。不同季節,風光各具一份特異的魅力。

    廣袤的稻田中,這里那里,分散地置放著一組組鐵壁銹雕,愈發彰顯了這個公園的主題屬性。

    經過西山稻農三個世紀的精耕細作,京西稻種植逐漸形成了操作流程精致的園藝化體系。這些銹雕,鐵銹紅的顏色,剪影般簡潔通透的造型,分布在園區中不同區域的稻田田埂上,展現的正是水稻從播種到收獲的整個流程。我仔細數過,一共發現了十一組雕塑,分別為浸種、祭神、插秧、淤蔭、灌溉、簸揚、篩、二耘、持穗、登場、礱等,都是流程中的不同環節。經查詢得知,它們最早源自南宋畫家樓璹繪制的《耕織圖詩》,該作品共四十五幅,每圖皆配以五言律詩。它以勸課農桑的題旨,得到歷代帝王的推崇嘉許,有關摹繪也進入了宮廷。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又讓宮廷畫師重新繪制,分為《耕圖》和《織圖》兩部分,這些雕塑就是以《耕圖》為素材而制作的。每一組雕塑旁的標牌上,都鐫刻上了樓璹的相關詩句,饒有趣味。

    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是十月上旬,水稻即將成熟,黃澄澄的稻穗飽滿低垂,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稻香氣息,沁人心脾。不久后,它們就要被收割,送往打谷場,脫粒入倉。寄舟臺旁稻田里的一組雕塑《簸揚》,便是對這一即將到來的場景的描繪。一位農婦迎風站立,高高舉起手中的簸箕,借助風力除去稻米中的谷殼塵土。旁邊標牌上的詩句是這樣寫的:“臨風細揚簸,糠秕凌風前。傾瀉雨聲碎,把玩玉粒圓。短裙箕帚婦,收拾亦已專。豈圖較斗升,未敢忘兇年。”稻殼塵埃隨風飄散,留下來的稻米,顆粒晶瑩飽滿,倒入容器時的聲音,仿佛密雨敲擊屋頂。勞作的場景,手藝的嫻熟,稼穡的辛勞,收獲的喜悅,在詩中都得到了生動的表達。

    這樣的主題設置,這些藝術手段,讓這個公園在野趣濃郁的自然風光之外,更具有了一種農桑傳習的文化意味,一種農業時代的情調氛圍。悉心體味之際,意念中阻隔今日和往昔的藩籬仿佛被撤除了,一種曠遠寧靜的心境也油然而生。

    大片的稻田,豐富的水系,葦荷蒲菰等眾多水生植物,這里的景觀,會令人很自然地想到江南,耳畔似乎繚繞起了采蓮曲柔婉歡快的旋律。這樣的念頭當然沒有問題,但若仔細辨識起來,還是有所不同。天空的肅穆高遠,陽光的透明澄澈,空氣的干爽清冽,以黃櫨、槭樹、紫葉李等闊葉為主的樹種,遠處西山山脈連續而舒緩的山脊線,又是一派典型的北國氣象。

    公園的最東邊,是一座幾十米高的小山丘,依著地勢,這里開鑿了一片梯田,種植的也是水稻。梯田,稻田,這兩種在北方公園中都屬難得一見的景觀的組合,不難想見會生發出相當的吸引力。難怪有一次我走到公園西門時,從外面走進來一組老少十幾個游客,徑直問我去梯田怎么走。我曾經見過云南元陽的哈尼梯田,從規模氣勢上,眼前的當然無法與它們相比,但此處梯田盤旋而上的螺形線條,高低錯落的層級與形貌,與周邊景物配搭形成的和諧勻稱,卻也稱得上別具風致,足堪描畫。

    沿著梯田間青磚片石砌成的小徑拾級而上,不久就到了山頂。這里是整個公園的制高點,有一座兩層的亭子,底層是供游人休憩的亭廊,通透寬敞,頂層則是觀景臺。正如亭名“畫圖四面亭”所言,縱目遠眺,四面風光如畫,盡收眼底:東邊,是頤和園里的佛香閣、昆明湖和西堤,西邊是香山公園,北邊是玉泉山,南邊,則能隱約望見中央電視塔,矗立于一片渺無際涯的街衢樓宇之上。

    但最美的景色,還是在近景和中景范圍內。自此俯瞰下方,剛剛所來之處,可看到梯田一級級延伸到寄舟臺旁的小湖邊,湖水被繁茂濃密的蘆葦和樹木環抱,閃著銀色的光亮。視線稍稍轉向西北方向,從疏林的間隙,望見一道青色石拱橋跨在一處水面不大的池塘的上方,半圓的橋孔與水里的倒影,湊成了一個滿月的形狀。目光從石拱橋上再向遠處挪移,層層疊疊的樹影后面,一碧如洗的晴空之下,是玉泉山渾圓山頂上的玉峰塔,被起伏迤邐的黛青色山脈映襯著,挺拔秀美,嫵媚之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一個尚不知名的公園,卻讓我念茲在茲,流連不已,顯然有其充足的理由。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29日?15版)

    [ 責編:王麗媛]

    關鍵詞: 文化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亚洲jizzjizz少妇|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w777|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中文字幕亚洲天堂|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 亚洲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av成人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