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刻在大地上的耕耘之詩——農業題材版畫的創作與發展

    2021-11-01 12:30:12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學人談】

    作者:解丹(四川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版畫系副教授)

    農業是人類從依靠采集、漁獵等“攫取型”生存方式走向開發和改造自然的標志。“我國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已經有了相當發達的原始農業,農業起源可追溯到距今一萬年左右……中國無疑是獨立發展、自成體系的世界農業起源中心之一”。在中國農史學家李根蟠所著《中國古代農業》中的這段描述,直觀闡述了中國農業發展的悠久歷史。

    初踏黃金路(版畫)?李煥民

    陜西鳳翔“女十忙”木版年畫

    以美術形式反映農業生產,是我國農耕文明所蘊含的思想精華的直接體現。北宋樓璹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創作《耕織圖》,首次系統地將“耕”與“織”按照生產程序組合成寫實性的連續畫面。此后眾多文人、畫師、民間手工藝人不斷參與到“耕織圖”的繪制與創作中,并賦予其不同的時代特點和藝術風格。到了清代,焦秉貞所繪《御制耕織圖》的出現,再次將“耕織圖”的創作推向高潮。這些表現“耕”“織”內容的作品不僅起到了普及農業生產知識、推廣耕作技術、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作用,更承載著中國社會變遷、農業文化傳播、大眾視覺建構等文化內涵。

    豐衣足食圖(版畫)?力群

    據統計,清代以焦秉貞作品為藍本摹繪的“耕織圖”包含繪本、刻本、拓本等多種形式,除此之外還有模仿《御制耕織圖》而演變出現的《桑織圖》《棉花圖》等與各地農業生產特色相吻合的圖像。其中,“男十忙”“女十忙”題材木版年畫直接涉及民間農業勞作程序,是“耕”“織”主題在民間傳播的典型圖式。“男十忙”描繪了以鋤、耕、耪、耙、割、收、運為主的男性田間勞作內容,“女十忙”則著重表現紡紗、織布等女性勞動場景。以陜西鳳翔和山東濰坊楊家埠的“男十忙”“女十忙”木版年畫為例,它們均提煉了歷代“耕織圖”中的勞動環節,創造性地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整體概括與組合,充分表現出民間木版年畫自身的構成特點,但是在構圖和讀圖方式上卻有著較大的差異性。陜西鳳翔木版年畫中,“男十忙”“女十忙”均由左右兩部分組成,而山東濰坊楊家埠的該題材木版年畫作品則以長卷式結構展開,形成一種“圖有盡而意無窮”的視覺意象。可以說“男十忙”“女十忙”的圖式不僅呈現了不同地域的農業生產場景與民俗,同時也蘊藏著農耕文明中“天、地、人”和諧相生的時空秩序。

    重讀授時圖(版畫)?解丹

    20世紀30年代,魯迅倡導的新興木刻運動開拓了中國現代美術的現實主義路徑,也開啟了以版畫介入生活的藝術實踐。戰爭時期的農業題材版畫不僅是現實的寫照,也是喚起民眾覺醒與斗爭的武器。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晉察冀等解放區在面臨敵人的軍事包圍、經濟封鎖和自然災害時,以發展農業作為首要任務。許多優秀的相關題材版畫作品也在這一時期涌現。有將傳統民間藝術形式與時代風格相結合的新年畫,如力群的《豐衣足食圖》、沃渣的《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通過將民間年畫的造型、構圖形式與農民新生活的現實景象相融合,建構起農業生產與幸福生活的直接聯系;有以“秋收”為主題的敘事圖像,如吳耘的《麥收季節》、鄒雅的《幫助老百姓》,這些描繪豐收的版畫作品在能指層面上呈現了軍民團結的勞作瞬間,又在所指的層面中隱含著普通大眾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景。與此同時,李樺于1947年創作的《怒潮》組畫,則以農民的視角深刻揭示了國統區農民苦難的現實生活:《掙扎》中在田間苦耕的農夫、《抓丁》中離散的家人,《抗糧》和《起來》里奮起抗爭的農民,他們是那個時代農民集體命運的縮影,也是在黑暗中最強大的覺醒者與反抗者。

    北方九月(版畫)?晁楣

    飄動的白云(版畫)?蘇新平

    新中國成立直至改革開放后,版畫中的農業圖像逐漸成為一種精神性的象征符號。在版畫形式語言探索與版畫家個性表達的相互催生中,以“鄉土風情”“農民形象”等為主題的視覺建構,極大拓展了農業題材版畫的創作維度。晁楣的《北方九月》是十萬官兵開發北大荒征服自然的戰斗史詩;徐匡的《大江之源》將農業自然景觀與地域人文圖景相結合,生發出版畫形式語言的多樣性與視覺表達的豐富性;《飄動的白云》則展現出藝術家蘇新平在其獨到的觀察視角下,對草原牧民生活的體悟。這些作品演繹出農民在中國社會演進中其生命個體與時代變奏相碰撞出的生命之歌。

    進入新時代,越來越多的版畫家從農耕文明的土壤中汲取養分,積極探索農業題材版畫創作的新方向。農業現代化圖景的表現、版畫新圖式與新材料的探索等課題,為構筑當下農業題材版畫創作的新面貌提供了動力。陳琦在創作《二十四節氣》系列作品時,力圖將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與人類生命的內在氣息相呼應,以此揭示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聯系;筆者的《重讀授時圖》將現代與古代、人造與自然、工業時空與自然節律進行并置,從而引發觀者對中國傳統農業哲學所蘊含的“文化生態模式”和全球范圍的環境與生態危機問題進行思考。

    起來(版畫)?李樺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農業大國。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不僅在極短的時間里經歷了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變遷,而且隨著全球化的進程,我們也正快速經歷著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的轉變。然而只要有作為生物意義上的“人”的存在,農業便是我們永恒的生命主題與生活基石。深植于中華大地的農耕文明,為不同歷史時期的中華民族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一代代版畫家將其以藝術的形式保存于圖像之中,以此滋養和灌溉中國人的心靈,讓璀璨的中華農耕文明煥發出時代光彩。

    金秋時代(版畫)?沙永匯

    新征程(版畫)?時素梅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31日?09版)

    [ 責編:王麗媛]

    關鍵詞: 文化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图片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国产韩国一区二区| 亚洲制服在线观看|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亚洲欧美在线x视频|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亚洲综合网站色欲色欲| 久久被窝电影亚洲爽爽爽|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亚洲酒色1314狠狠做|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 亚洲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乱码在线卡一卡二卡新区 |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