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激活口頭文學的“產業芯”

    2021-11-10 06:24:3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邵麗坤 長春光華學院特聘教授,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我國擁有種類繁多、數量極為豐富的口頭文學資源,包括神話、史詩、民間故事、傳說、歌謠和笑話等。這些文學資源產生于民眾中,反映了民眾的思想情感及精神狀態,靠口耳相傳流傳到今天。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漸受到重視,一部分口頭文學被列入各級非遺名錄,并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然而對于數量龐大的口頭文學來說,被關注和保護的還只是不大的一部分。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非遺無用”——因而,如何讓口頭文學發揮其當代價值,煥發生機與活力,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與影視產業對接

    我國口頭文學資源異常豐富,每個類別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元素,不但承載著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信息,也是人類文化“鮮活的記憶”。

    這些口頭文學之所以能流傳到今天,是因為其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屬性,曾一度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和情感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大量的口頭文學已失去了以往講述的場合和傳播的空間,失去了過去的功能,似乎成了有些人眼中的“無用”遺產。但事實上,只要變換觀察的角度、調整思考的方式,就能發現,優秀的口頭文學資源擁有相當出色的時代“利用”價值。

    國家博物館今年推出一款月餅,其盒蓋融合了諸多傳統文化元素:畫面內容是古詩詞意境,表現方式是剪紙,最終呈現是一盞紙雕燈,是一款既能飽口福又能滿足審美需求的文創。光明日報記者?李韻攝/光明圖片

    滿族說部,是吉林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它本是在滿族民眾中口耳相傳的長篇口頭文學,反映了滿族及其先民自強不息、愛國愛族、驍勇善戰的民族精神,同時也傳遞著豐富的地域文化信息,有的故事不僅僅在滿族群眾中流傳,在東北其他的少數民族中也廣為人知。其中就不乏具有時代價值的資源。

    比如,白花公主的傳說是滿族說部中烏拉那拉氏家族流傳的一個文本。白花公主是一位如花木蘭一樣的女英雄,她在東北幾乎家喻戶曉,又帶有滿族特色。我們應該挖掘其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將之轉化為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例如拍成影視劇或者動畫片等,其中可以穿插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風俗、信仰、音樂、服飾,以及其他非遺內容。用這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白花公主,在激發人們對女英雄的崇敬和熱愛的同時,又能起到弘揚、傳承非遺的作用,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進而為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提供動力和支持。

    與旅游經濟融合

    來自于民間的口頭文學天然就與旅游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甚至產生連動的效果。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不但使得旅游景觀被游客清晰記憶,還能把具有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鮮明地區別開。同時,景區也可以依據民間故事適當地增加景點,讓民間故事與旅游文化充分融合發展,產生弘揚地方文化傳統與發展經濟雙贏的局面。

    能否有效利用口頭文學資源,是景區做好故事營銷敗的關鍵。隨著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已經不再僅僅滿足于對周圍景觀的欣賞,他們更需要文化上的享受。從某種意義上說,旅游的過程就是文化接受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故事”有著無可替代的文化傳播力。比如去過云南著名風景區石林的人大多會說“我去過阿詩瑪的故鄉”,就是因為這個景區與阿詩瑪的故事相連。阿詩瑪的故事是根據彝族敘事長詩《阿詩瑪》改編而成,后來拍電影時在石林景區大量取景。隨著阿詩瑪故事的廣泛流傳,石林景區也聞名遐邇。

    吉林省乾安縣內的泥林,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也有流傳久遠的故事,就是缺乏故事的營銷,因而知道它的人并不多,其所謂“南有石林、北有泥林的”美譽更是鮮為人知。所以,做好故事的營銷,是旅游文化的一個重點。如何利用故事做好營銷,是重點和難點。

    打牲烏拉總管衙門,是清廷專門為皇室貢奉東北物產的管理機構,曾經設立在吉林省吉林市烏拉街滿族鎮。打牲烏拉進貢的物品種類繁多,與江寧(南京)、蘇州、杭州并稱為四大朝貢地,素有“南有江寧織造,北有打牲烏拉”的說法。打牲烏拉衙門與清朝內務府往來頻繁,留下了大量的故事和秘史。近年來,當地有意將之打造成文化品牌,包括重建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建設打牲烏拉貢品展覽館,介紹相關知識,其中當然包括大量的故事和傳說。貢品文化的歷史就是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的記憶史,傳說及故事讓這段歷史鮮活和生動。滿族說部口頭遺產中有一部《鰉魚貢》,就是記錄清代貢品文化中進獻鰉魚的故事,其中有一些關于捕捉鰉魚的技藝和過程,還有鰉魚保存及烹飪的方法,以及當時捕捉鰉魚的人即打牲丁的生活與命運。當年,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在今天的吉林市烏拉街松花江邊建造了一座“打漁樓”,專門儲存漁網、漁具等,成為當時有名的烏拉八景之一,村子也因此得名漁樓村。

    與文創產品嫁接

    旅游時購買當地的土特產,是十分普遍的消費行為。吉林省的長白山地區風景秀麗,也因為是滿族的發源地,成為吉林省特色旅游的招牌。除了景色讓人流連忘返,當地的特產,如人參、鹿茸等補品,五味子、貝母等中草藥,也備受游客青睞。放眼當下的市場,土特產品的包裝尚未得到商家足夠的重視。雖然有些產品使用了貌似精美的包裝,但實際上同質化、平庸化明顯,罕見能夠體現長白山文化元素者。其實,長白山地區的滿族剪紙頗具特色,尤其是人參的形象,非常豐富又有特點,有些剪紙的創作靈感就是來源于長白山地區的人參傳說。這些傳說,類型各異,文本多樣,成為長白山地區滿族剪紙的創作素材。如果在土特產的包裝上融入剪紙藝術,不但可以展現當地的國家級非遺長白山剪紙的風采,而且文創設計還可為土特產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提升產品的文化品質。

    再如,在吉林省具有滿族特色的旅游景點,常常可以看到玩“嘎拉哈”(滿文音譯,即羊的膝蓋骨)的游戲,這種游戲主要用豬、羊、狍子等動物的膝蓋骨作道具,在傳統的滿族聚居地流傳較廣。其實,北京的70后,也大多都有少年時玩“抓拐”的記憶,而“拐”就是嘎拉哈。但是很多人玩過嘎拉哈,玩過“抓拐”,卻不知道這種游戲是金兀術傳下來的。傳說金兀術從小貪玩兒,不好好學本領。15歲的一天,金兀術在深山老林里遇見一個老奶奶告訴他,只要追到一只狍子、一只野豬、一只黑瞎子,并想辦法取下它們的嘎拉哈就能成為一個最有力氣的人。從此以后,金兀術苦苦練習,最終得到了嘎拉哈。在這個過程中,他學會了投槍、騎馬和射箭的本領,并且武藝超群。從此以后,金兀術取動物嘎拉哈學武藝的故事傳講開來。嘎拉哈也成了女真人象征吉祥的物件兒。后來,女真人把玩嘎拉哈當成了一種娛樂的方式,一直流傳至今。如今,嘎拉哈在東北的滿族家庭中還能找到。吉林市烏拉街滿族小學就曾舉辦過玩嘎拉哈比賽。選手們身著滿族服飾,動作敏捷,花樣頻出,充滿意趣。嘎拉哈對于70后或更年長的人,是一種童年的回憶;對于80后和更年輕的人則是一種新鮮的體驗。設想一下,在某景區里,剛聽完導游講的嘎拉哈民間傳說,就在商店中看到五顏六色的嘎拉哈可供選購,旁邊還設有游戲體驗區,是不是能夠激發游客的購買欲?

    口頭文學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不僅具備“口頭”傳播文化的能量,而且擁有促進產業發展的動能,關鍵在于,用何種方式去激活它們的“產業芯”。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10日?16版)

    [ 責編:李方舟]

    關鍵詞: 口頭文學

    久久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ass亚洲**毛茸茸pics|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亚洲成a人片7777|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