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絲綢之路中國段世界文化遺產數字展示與交流平臺”首頁。 敦煌研究院供圖
中新網蘭州11月17日電 (記者 丁思馮志軍)敦煌研究院17日對外發布消息稱,截至目前,由該院承擔的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絲綢之路中國段世界文化遺產數字展示與交流平臺建設》已完成了所有研究任務,“絲綢之路中國段世界文化遺產數字展示與交流平臺”(網址:http://www.silkroadshow.cn)上線試運行。
立足于敦煌研究院對絲路沿線文化遺產的數字化科研成果,該平臺納入了絲綢之路中國段的河南、陜西、甘肅、新疆四省區27處世界文化遺產,以及13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計40項文化遺產數字化內容。通過精心策劃設計、組織分類,利用互聯網打造了一個跨地域文物數字化展現與交流平臺。
該平臺首次將多年以來沉淀的豐富文物數字化資源與學術研究成果進行集中展示,同時對沿線重點文物遺址進行不同版塊、專題的系統介紹,幫助用戶從地域分布、文物屬性、時間軸等多維度了解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地歷史沿革,以及背后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圖為該平臺文化遺產內容展示。 敦煌研究院供圖
該平臺還憑借互聯網特性,打破文化遺產地的空間限制,通過直觀、簡潔、模塊化的界面設計風格,對每個文化遺產地的表現形式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圖片+文字”的敘述方式,而是以歷史沿革、精華推薦、遺址經典展示、大事記、遺址概況及價值等各具特色的版塊,借助全新的多媒體形式,呈現了極具欣賞價值的文化遺產影像內容。
近年來,敦煌研究院探索出了一條弘揚敦煌藝術的新途徑,翻開了文博領域“文化+科技”交融合作的新篇章。
該平臺還以敦煌研究院最新數字化保護成果作為支撐,結合VR技術,用最清晰的獨特視角對文化遺產地深厚的歷史、文化、藝術底蘊進行全方位展示,帶給用戶全新沉浸式學習、觀賞性體驗,并且可以利用平臺進行互動交流,使更多的文物愛好者足不出戶就能充分了解各處文化遺產地背后的故事。
敦煌研究院稱,該平臺的建立,極大豐富了文化遺產地的藝術與文化內涵,是對文化遺產保護與弘揚的全新嘗試,也是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的創舉;同時為社會大眾提供了豐富的歷史文化滋養,為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實現民族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撐。(完)
[ 責編: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