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共話“詩與遠方”的雅集
——首屆中國(武漢)文化旅游博覽會掃描
光明日報記者 夏靜 張銳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一雪 戚晨
夢里雪鄉、椰風海韻、江南煙雨……美麗中國的景致在首屆中國(武漢)文化旅游博覽會上逐一展現。在這場為期3天的文旅盛會上,逾1000家國內外文旅機構和企業參展,政府企業洽談合作,專家學者共話“詩與遠方”,現場觀眾嘗鮮文旅新體驗……
搭臺布展,唱響文旅大戲
“很榮幸能夠參加首屆文旅博覽會,我們特別希望借助這股東風,讓更多優秀傳統技藝傳出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棗陽粗布第四代傳承人、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紡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大友說,百布堂在多地成立了非遺扶貧工坊,讓越來越多的人從中受益。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這場文旅盛會格外光彩奪目。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港澳臺地區,還有廣州、濟南、林芝、博州4個城市參展。
山西展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山西正全方位推動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朝新時代文化強省目標和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穩步邁進。我們就是要借助這個平臺,全面展示山西豐富的旅游資源,讓更多海內外游客走進山西,愛上山西。”
此次博覽會,湖北17個地市州都設立了專門展館,將荊山楚水的風土人情展示。
恰如不少展商所期盼的,本屆博覽會不僅是展覽會,更是展銷會。博覽會開設了1個文旅集市、多場產品交易會,不少商家還做起了線上直播帶貨?,F場觀眾走近文旅行業頭部企業,體驗“文旅+科技”詮釋大美中國“新玩法”。
而在此前開展的配套活動中,湖北文化和旅游重點項目招商簽約大會、湘鄂贛三省旅游消費大聯動等系列活動,共簽約50個文旅項目,總金額超過1655億元。
“文旅+”,加出美好生活
在湖北館展廳中央,一株“千年梅樹”傲然綻放。“梅樹”上每朵“梅花”都安裝了北斗高精度AI控制芯片,這是全球首家厘米級定位精度的消費類芯片。
“看·顏值湖北”,有令人沉醉的編鐘樂舞、光雕再現的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讀·故事湖北”,有高山流水遇知音、屈子行吟江畔的情景微劇秀;“游·魅力湖北”,可以穿戴設備、坐上駕艙,過一把神農架高山滑雪、登臨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的“戶外癮”。
據介紹,本屆博覽會突出“文旅+科技”“文旅+傳統業態”的融合創新,給人帶來“中國之治”“中國之美”的沉浸式文旅體驗。
在騰訊數字博物館展臺現場,觀眾通過掃碼即可進入“國寶全球數字博物館”“數字故宮”和“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只需動動手指,美輪美奐的文物珍寶、恢宏大氣的紅墻綠瓦、技藝精湛的石窟壁畫,就從指尖流進心里。
“目前已經初步形成多元化、規模化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市場主體,文化和旅游融合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不斷發展?!敝袊糜窝芯吭涸洪L戴斌認為,過去兩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和延續,從另一條路徑推動了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經此一“疫”,旅游業去旅行社化、去星級酒店化成為發展趨勢,與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真融合、深融合和廣融合,已然成為任重道遠的現實課題。
開路架橋,領略美麗中國
步入“大美中國”綜合館,仿若置身于一幅“流動的中國畫卷”。全國最大的“雙面環繞柔性屏卷軸”,滾動播放著壯美的山水形勝與可親的人間煙火,導引著人們開啟一段段神奇之旅。
展廳中心,幾根柱狀顯示屏拔地而起,直通“深藍星空”。穹頂鐫刻著56個民族的方塊屏錯落相依,各省區市的文旅心聲在立柱上川流不止,好一派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景象。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北緦貌┯[會是我國首次舉辦的文化和旅游多業態融合的國際性展會,設立了國際旅游展區。俄羅斯、英國、法國、葡萄牙、韓國、瑞士、泰國及萬里茶道國際旅游聯盟等15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帶來異域風土人情,架起了更多更寬廣的友誼之橋。展區還引進了“跨境購品源生活廣場”,進行跨境商品的展示和售賣,觀眾可以“不出國門,購遍全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主任夏澤翰,在博覽會“長江文明與世界大河文明對話論壇”上說,論壇就世界如何共同推進大河文明、促進世界生態文明建設交流思想,達成共識。論壇提出的見解和解決方案,將有助于全世界理解共同確定的生態和文明需求,攜手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介紹了團隊利用測量、遙感、計算機視覺、云計算等技術對敦煌莫高窟進行數字化保護的做法經驗。同時,他呼吁國家設立“一帶一路”數字文化遺產科學工程,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遺產在數字空間中永生。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29日?01版)
[ 責編:楊煜]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