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高凱)29日晚,“2021世界交響樂北京論壇”在國家大劇院以視頻會議的方式隆重開幕。
由國家大劇院主辦的“2021世界交響樂北京論壇”主題為“蓄勢謀遠·共創未來”,以“國際性、開放性和引領性”為宗旨,旨在研究和探討國際交響樂領域的發展趨勢及前沿議題,促進交響樂事業的跨地域和跨產業融合發展。來自全球五大洲、20余個國家和地區,70家國際藝術機構,百余位交響樂領域行業代表齊聚云端,圍繞“交響樂的可持續發展”“交響樂團與劇院:構建城市文化地標”兩大議題展開討論,包括“青年藝術家的培養和扶持”“新作品的委約和推廣”“交響樂與科技賦能”等方向的話題,開誠布公、平等對話,共同探索交響樂未來發展新可能。
在當天的主旨發言中,指揮大師瓦萊里·捷杰耶夫、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德國慕尼黑愛樂樂團執行總監保羅·穆勒、法國廣播電臺及其樂團音樂和制作總監米歇爾·奧利爾、中國交響樂團團長李心草、委內瑞拉國家青少年管弦樂團和合唱團教育系統執行總監愛德華多·門德斯、美國克利夫蘭管弦樂團主席安德烈·格雷米耶及指揮弗朗茨·威爾瑟-莫斯特結合各自機構運營管理經驗,分享了新的發展理念與策略。
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表示,“我結合國家大劇院疫情期間的實踐,與大家分享幾點體會:一是堅持探索構建演出新業態。二是不斷鞏固拓展觀眾群體。三是努力營造良好藝術創新環境。四是不斷拓寬交流合作新領域。交響樂是人類共有的精神文化財富,守護好、傳播好交響樂是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應當為交響樂的永續發展盡到應有力量,在此,我謹提出幾點建議:一是更堅定地推進交響樂事業的生態更新。二是更積極地探索科技在交響樂界的應用。三是更創新地拓寬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形式。”
指揮大師瓦萊里·捷杰耶夫表示,“我想向中國音樂家們獻上我最誠摯的祝福。我們衷心希望中國的青年才俊們能在今后的幾十年里為古典音樂多多做出貢獻。他們正在為古典樂添磚加瓦,希望他們今后能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愈發順利。”
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表示,“過去兩年,疫情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但也孕育了無限的轉機。國家大劇院始終沒有間斷工作,為藝術家們提供了安全和穩定的現場工作環境,也借助新科技舉辦線上演出,讓藝術走進千家萬戶,為無數觀眾帶去了正能量。困境中堅守和突破,我們并不是孤單的。來自全球同行的很多創新令我們深受啟發:新的節目、新的科技、為提升體驗而改造的新場館、新空間,都昭示著古典音樂無窮的創新力量和發展希望。”
中國交響樂團團長李心草表示,“傳播中國聲音,是交響樂本土化實踐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另一方面則是推動‘中國創造’,扎根于中國文化,用音樂本身的文化內涵與觀眾溝通,與觀眾共情。學習西方交響樂,不應照抄照搬,而應當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根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借力中華民族特色音樂語言,關照中國觀眾審美標準。只有‘結合今古、融會東西’,才能真正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走好我們自己的交響音樂發展之路。”
美國克利夫蘭管弦樂團指揮弗朗茨·威爾瑟-莫斯特表示,“樂團需要有強烈團隊意識的人,人才招募是最困難的工作。但如果我找到了能夠勝任角色的人才,那也是我身為音樂總監最有成就感的時刻。克利夫蘭管弦樂團與大多數其他樂團的區別可能就在于,當我們走上舞臺,我們明白只有當我們凝聚為團隊時才會如此優秀,也就是當我們共同奏響音樂,彼此傾聽、相互成就,為樂團、為整個管弦樂世界的崇高利益而付出努力之時。”(完)
[ 責編:宮辭]